苏南浔认识眼前这人,虽然也只是那一面之缘,但时间并不算过去太久,苏南浔还留有印象。</P>
眼前这人不是旁人,正是当初苏南浔随柳熙赴宴时,在陈家村外围遇到的沈家大嫂。</P>
按说沈大嫂一家人在陈家村过着农耕生活,离县城距离也不近,他也不该在这牙铺遇上才对。</P>
苏南浔容貌俊秀,一向惹人注目。他这一提,沈大嫂很快也记起了这位小哥是谁。</P>
“竟是苏小哥。”沈大嫂也有些惊喜。</P>
与数月之前相比,小哥头发又长了不少,衣着看着也更贴合舒适,容貌更盛。</P>
“没想到竟会在这里遇见沈大嫂,不知大嫂这是?”苏南浔问道。</P>
之前在沈家,苏南浔曾与沈家人有过短暂来往,与此同时也亲眼目睹沈家被强卖人参的事情,按说沈家人是不缺钱的,至少短时间内是不缺的,那沈大嫂怎么来这牙行铺子?</P>
牙婆见两人认识,顿时笑了起来:“两位竟是旧相识,这不巧了么!”</P>
沈大嫂也笑道:“确实是巧合,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P>
两人简单说了几句,又与苏南浔解释一番。</P>
原来牙婆这里有活契与死契,沈大嫂正是这签了活契的。</P>
早在之前陈家村时,苏南浔便也瞧出陈家村极其排外,对于逃难而被安排在陈家村的几家人都非常排斥。</P>
作为外来人,人单势薄,沈王周也很低调退让,三家人一直住在村外围,与原本的村中人保持一定的距离。</P>
原本双方也算相安无事,可此前陈家酒宴,沈家被强卖野山参一事却被漏了风声。</P>
村里人本就瞧他们三家人不顺眼,又得知沈家竟好运地采到了野山参卖了大钱,更是看不顺眼,双方矛盾竟越来越重,尤以沈家最盛。</P>
沈家本就对陈家村没多少归属感,又在村中处处被掣肘。他们手上有些钱财,加上孩子也渐渐大了,沈家动了让双胞胎念书的主意,便干脆决定进城生活。</P>
不过搬家容易,养家却难。</P>
城里不比乡下,吃穿住行样样都需要用钱。一家人进城之后各自都在找活干,沈大嫂有手艺,又经人介绍认识了这牙婆,便干脆托了对方帮忙找个活计。</P>
和死契不同,沈大嫂只与主家签活契,拿到的钱虽不如死契多,好歹人更自由些。</P>
苏南浔本就对沈家人印象都不错,这时听说沈家人搬进县城了,也很是惊喜。</P>
得知沈大嫂在找灶上的活计,顿时觉得不错。原本苏南浔就担心柳母三人进城人生地不熟,要是录用了沈大嫂,沈家也能帮忙照应一二。</P>
双方相谈甚欢,牙婆知道这事十有八九定下了,便让伙计将其他人带了下去。</P>
苏南浔与沈大嫂简单聊过,很快就定下请人的事宜。沈大嫂心情甚好,知晓苏南浔的店铺离这也不远,干脆便出言邀请对方到家中坐坐。</P>
“你大哥前段时间还提及你呢,今年的菊花开的好,入冬前新收了一批菊花蜜,正可以去尝尝。”</P>
虽然只短暂相识,但苏南浔对沈家人印象都挺好。面对对方的邀约,苏南浔欣然答应。</P>
沈家进城之后买了个小宅子,距离牙行铺子只隔了一条街,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一来二去才会与牙行相熟。</P>
走得近了,苏南浔发现在沈家正处于糕点铺子与牙行之间,来往也方便,便越发满意。</P>
这宅子并不在主街,而是要转进巷子里,不带商铺的住宅比沿街的商铺要便宜不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