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2 / 2)

太子失忆后 雾矢翊 2260 字 7个月前

她先是问玻璃和香皂的情况,得知这两种东西已经上市,而且在京城里造成的轰动不小,连那些胡商、洋商都趋之若鹜。

因为是户部的产业,所以这两种东西定的价位并不贵,但驾不住它的量多,每日的利润十分惊人。

如今这两种商品已在京城卖开,甚至开了不少分店。

不过户部并没有垄断的意思,开始接触大禹的商人,让他们将这两种商品销售到京城外的地方,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

说完这两种东西,又说到玉米和红薯。

“殿下,玉米要秋天才能收获,不过红薯却能提前吃,它的叶子是一道十分不错的菜,从叶子生长出来后,能吃到它收获呢。过段时间,我给你炒一道红薯叶尝尝。”

秦贽大奇,“你会炒?”

“会啊,炒个青菜谁不会?”太子妃大言不惭地说。

太子爷顿时满是期待,恨不得红薯地里的红薯苗赶紧成长,到时候先吃一波清炒红薯叶。

可惜,没等太子殿下吃到太子妃的清炒红薯叶,他们就要回京了。

四月底,乐平长公主的长子姜逸成亲,迎娶瑞亲王府的嫡长女过门。

瑞亲王是昭元帝的兄弟,虽不是一个娘生的,不过感情十分不错。当年昭元帝还是太子时,被先帝打压,瑞亲王一直在背后支持,后来昭元帝登基,也不吝啬给这弟弟殊荣。

如今瑞亲王的嫡长女出嫁,裴织这太子妃怎么着也该去喝杯喜酒的。

等到五月,是二皇子大婚的日子,距离现在也没几天了,仍是要提前回去的。

秦贽亲自过来接裴织姐弟回京。

裴安璧格外不舍,离开时问道:“姐姐,我以后还能来吗?我想等玉米和红薯收获时,来看看它们。”

他从陶先生那里隐约听说这两种是高产的农作物,若是能成功种出来,日后大禹的百姓便不会饿肚子,对此事非常关心。

“当然可以。”回答的是秦贽,“等它们收获时,孤派人接你过来。”

裴安璧高兴地向太子姐夫致谢,觉得太子姐夫还是挺好的,那些怕他的人绝对是做了亏心事。

随同一起回京的还有温如水。

这里已经不需要她盯着,她决定回京去打拼她的事业,也是迫不及待地跟着回去。

从早上出发,回到京城时,已是傍晚。

秦贽让人将小舅子和温如水分别送回威远侯府和镇北侯府,他和裴织回东宫。

天色微微暗下来,廊下已经点了上灯笼,裴织发现路边的灯笼的光线比平时更明亮,定睛一看,原来是灯笼都用上透明的玻璃罩,透光性更好,自然也更亮堂。

等她进福宁殿,她发现殿内的很多门窗也安装上玻璃。

“这个月,宫里的很多地方都安上玻璃,光线比以往要透亮,大家都很喜欢。”秦贽暗暗有些得意,“这是父皇让装的。”

玻璃的利润太好,皇上十分高兴,大手一挥,让皇宫都安装上玻璃。

裴织对玻璃没什么特殊的感情,不过屋子里变得亮堂,确实很让人高兴。

让她颇感兴趣的还是玻璃厂的那些做玻璃的老师傅,他们懂得不断创新,弄出了不少玻璃制品,小到玻璃杯、镜子,大到玻璃屏风都有。

反正,现代人熟悉的玻璃制品,渐渐地在大禹能看到。

歇息一晚,翌日裴织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

从庄子里回来,自然要先给长辈请安的。

裴织坐在步辇上,一路行来,看到皇宫里的很多地方果然都装上玻璃,看着就亮堂,给人一种财大气粗之感。

来到慈宁宫,正好清晨的光落到玻璃窗上,折射出一阵刺目的光芒。

裴织看着同样换上玻璃窗的慈宁宫,不禁微微一笑。

来到慈宁宫的正殿,太后已经等在这里,还有不少嫔妃。

“阿识回来啦,快过来给哀家瞧瞧。”太后笑呵呵地朝裴织招手。

裴织先给她请安,然后来到太后面前,顺势坐在她身边,含笑道:“皇祖母,好些天不见,孙媳妇可想你啦。”

太后嗔怪道:“你想哀家,怎么不早些回来?”然后拉着她的手打量,疼惜地说,“瘦了瘦了,是不是庄子里的厨子做的膳食不好吃?”

裴织汗然,在老人家眼里,只要离开她面前的孩子都是瘦的,一定是外面的伙食不好。

“没有,我最近吃得很多呢,就是想皇祖母。要不然,下次皇祖母也和我一起去庄子玩吧,庄子里可好玩了……”

裴织挑着凤丘山的一些风景优美之地和她说,邀请太后改日也和她去庄子浪。

殿里坐着的宫妃听她光明正大地怂恿太后出宫,都在心里撇嘴。

太子妃出去一趟,人都飘了,瞧瞧她这什么话,竟然还想怂恿太后和她一起去庄子长住,也不怕太后生气,治她的罪。

“听你这么说,哀家倒是想去看看。”太后的语气没变,多了几分向往。

裴织眨了眨眼睛,“那等秋天时,皇祖母就和我们一起去庄子玩吧。”

太后很高兴地应下来。

殿里的宫妃都惊呆了。

太后不是最讲规矩的吗?

太子妃去庄子玩大半个月都不回宫,不成体统,太后应该不高兴的,哪知道不仅什么都没说,还要和太子妃一起去庄子玩。

难不成那凤丘山的庄子有什么魅力?还是太子妃有什么魅力?

裴织和太后聊着天,眼角余光瞥见那些宫妃惊疑不定之色,心中暗哂。

从太后的态度她就可以知道,太后应该也知晓玉米和红薯的事,对这种利国利民的农作物,她自然不会阻止,甚至也想去看看。

等到收获时,说不定昭元帝和太后都会过去,亲眼看玉米和红薯的产量。

聊完庄子的事,又聊到一些家常。

“太子妃,哀家听说乐平为她家的姜远聘娶你娘家的姐妹,好像是排三的……”

“是我的三姐姐。”裴织含笑说,“三姐姐能得乐平姑母看上,也是她的福气,我在庄子里见到姜表弟,他确实一表人才,为人也开朗赤诚,是个好的。”

姜远的年纪比裴织大,不过谁让他是太子的表弟,所以裴织也跟着占便宜,直接称他为表弟。

太后笑了笑,对乐平长公主此举没有说什么,转而又说到两天后姜逸和瑞亲王府的嫡长女的婚礼。

祖孙俩和乐融融,旁人根本插不进她们的话,宫妃们暗暗扯着帕子,心里愤愤的。

太后实在太偏心了。

也不知道等其他皇子妃进门,她还会不会如此偏太子妃。

正说着话,昭元帝带着皇子们过来给太后请安。

殿里的宫妃双眼发亮,赶紧整理仪容,千娇百媚地迎出去。

可惜皇上的目光并不在她身上,他扶着太后坐下,看向裴织,眉目含笑,“太子妃回来啦,凤丘山那边怎么样?”

裴织起身,恭敬地回话,“禀父皇,凤丘山挺好的,风景好,土地也肥沃,很适合种庄稼。不过有些庄稼,其实也不用太好的地,旱地更适宜。”

昭元帝双眼发亮,不由微微倾身,“太子妃此言为真?”

“是的,不敢欺瞒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