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前往阳翟(2 / 2)

如今,赵云成功袭取缯关,高顺也拿下了鲁阳关,就意味赵云对荆州占据绝对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

同时,对荆州也形成了绝对的威慑。

“传令孝甫,加固鲁阳关关防!”

“诺!”

报信斥候躬身退下后,赵云的目光重回地图上的颖川;他虽然敲开了荆州的北大门,但他暂时没有杀入荆州的打算。

因为赵云还需要时间消化诛吕布的胜利果实,所以在荆州方面只能如此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颍川的事了…

说到颍川,就不得不说颍川在汉末的影响力。

首先,颍川地处中原文化中心地带,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乃真真正正的书香之地。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颍川在汉末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圣地。

而且,颍川出的都是大才,奇才,是那种可以改变天下走势的人才。

比如,有王佐之称的荀彧,鬼才之称的郭嘉,算无遗策的荀攸,创九品中正制的陈群,才比萧何的钟繇,神鬼莫测的戏志才,弃武从文的徐庶,以及现今袁绍麾下四大谋臣荀谌、辛毗、辛评、郭图等人…

可以说,颍川就是汉末的奇才聚集地。

再则,颍川也是汉末名门望族最多的一郡,比如荀氏、钟氏、陈氏、冯氏、杜氏…等望族,他们以书香传家,在天下极具影响力。

最后,颍川地理位置优越,北挨帝都洛阳,西南接壤南都南阳,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熏陶下,更加速了颍川的知识传播,以及思想碰撞,进一步推动了人才的成才。

可以这么说,汉末诸侯谁得到了颍川,就掌握了人才市场。

……

第二天。

赵云将天狼骑和八百辅骑留在缯关,驻守关城,防备荆州军复夺关城。

而赵云则亲率八百虎卫,与蔡和一行人一道前往阳翟。

阳翟城,位于颍川中部靠北的颖水西岸,早在上古时期,此地曾是夏王朝国都。

其后,春秋战国时期,韩景侯率部众至此,见阳翟境内处处欣欣向荣、色彩斑斓缤纷,连连称赞:阳哉翟也!

于是,将此地命名阳翟。

随后,韩景侯迁都至阳翟,一度成为韩国国都。

如今,韩国虽早已成为久远的历史,但阳翟依旧是颍川第一大城,也是颍川的中心。

赵云一行人从缯关出发,因队伍里有数辆马车,又女眷居多,所以速度极慢。

走了一天,才到昆阳城外。

“城上的人听着,我乃太守从弟蔡和,速开城门!”

一到昆阳城下,蔡和当即牛逼哄哄至城下大声叫门。

不过,蔡和叫了一个寂寞,城上的县卒根本不鸟蔡和,都神情紧张地盯着城外暮色中的骑兵。

昨天,他们看到一支滚滚骑兵向南阳方向驰去,现在又看到一支骑兵从那边而来。

况且,鲁阳那边的消息已渐渐在颍川传开,都说河北的骑兵杀来了颍川,他们哪里敢开城?

蔡和又对着城头咆哮一番,依旧没人鸟他。

“一?,就在城外露营吧!”

赵云叫住又要继续咆哮的蔡和,下令就在城外露营。

命令一下,典韦带着一众虎卫行动起来,打水的打水,拾柴的拾柴,一派忙碌的景象。

赵云席地坐在马褥上,铺开随军地图,这是他的习惯,也是爱好,只要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他都会认真研读当地地图。

不远处,蔡璃下了马车,频频向赵云这边张望….

蔡瑁之子蔡璜见了,顺着蔡璃的目光,好奇道:“阿姑,你在看什么?”

蔡璃赶紧收回目光:“没..没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