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情形刚好相反,一车间和三车间之间各有一个人负责维修设备的问题。因此每个人都未受损失。
一旦他们找去,很可能会遭到上级的严厉训斥。“你这家伙有什么实力呀!”
这几个人神色落魄,特别是孙某某,他在车间之间的地位经常与三车间形成对抗,此刻三车间增加了两台新设备——滚压机床。这些设备显然将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全车间员工共同承担的任务总量有限。如果三车间抢走部分工作,则他们会失去相应的产出份额。这对于他们的“先进”荣誉来说非常重要。“妈的,真是计算不准。”其中一位说道。“对对,谁也没有预料到,杨晓涛师傅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成功修复两台机床。”“大约是一个星期吧。”有人惊讶的说,“事实上,在前几天我还在关注他,发现他还在这车间里忙活。这家伙……”几个人边聊,边注意到,孙某却在停顿了一会儿,然后说,“大家听我说,我们得派人监督!”“我们必须阻止那两位再次成功!” “是,这两个人实在是太过分了,我们要轮班派出监视员。就在库房门处蹲守,我倒要看看,他们怎么可能拿走一台设备。”众人很快就定下了计策,并且成立了一个看似坚不可摧的秘密团体,称为“死守三八”。至于“老杨”则询问,“老杨兄,自行车票是否准备妥当?毕竟之前那小子似乎早就有了预谋。”
\"唉,每年送不出的手头积压物资,今年突然间清仓售出好几件,确实,这损失可真不小呢!\"
“哈哈哈哈。”
“老李,今天我请食堂做一桌丰盛宴席,咱们好好小酌一番,庆祝一下这难得的好消息吧。”
“你知道吗?上周品尝了一位新员工的烹饪手艺——何云飞,他还专门向人打听过,原来还真的是一手正宗的张家长菜呀……”
……
“小陈,快来快来!”
王华看见回到工厂第三工区的小陈,热情如同迎接嘉宾一般温暖而洋溢,笑逐颜开。
“主任!”
“叫我王大哥就行了。”
“王大哥,你怎么这么拘谨?我们既是同事也是好友,不必这么正式。”
“哈哈,说得对,既为同事又是好友,自然不应该如此客套!”
看着眼前的小陈,王华满是满意之情,如果不是家中无女郎,像他这样出色的年轻人,真舍不得错过!
“小陈,有一件事我想问你!”
“你说吧!”
小陈双手接过装水的桶:“如果这个问题和轧机维修有关,我能做的仅是把它们修好,除此之外的事我就不知晓!”
“这点我明白,不需要责怪你自己!”
“我只是想知道,接下来的几台,你能确保多少的成功机率?”
小陈放下水桶,稍作沉吟:“给我一定的时间,大概能有7分成功机率!”
“那还好,”王华拍打着自己的膝盖,笑声里充满了释然和欣慰,“这问题解决,太让人舒畅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对此有些不解,却只见王华乐不可支。
“你知道的,在这件事情上未尝甜果的家伙总在我耳边唠唠叨叨、抱怨不断,就像恼人的蚊子!连我的办公室都不敢靠近了!”
“有了你这个保证的话,我去给他们开一次见面会议,稳定情绪并寻求一个安静的局面!”
心中有数后,王华重新转头看向小陈:“你回来是为了……”
以为小陈再次完成了修理工作,王华心里期待小陈可能正计划进行设备零件更换。
“不是那样的。”
小陈纠正道,“这次回来,是检查并确认已修复的两台轧机运行状况,”
“这两台机器需要特别关注和细致的保养以保证其运作顺畅与耐久。以往那种忽视保养的做法已经不足以应对它们的安全性和寿命要求。”
在维修过程中,小陈便察觉了某些风险点,哪怕表面没有受损,但在不正确的操作下,很轻易地会导致机械故障发生。
“你的观察和理解都很到位,他们只知道运用机械而不重视保养,其实保养对于机械设备至关重要。”
接着他又补充道,“但之前确实没有专门教导如何做保养。”
王华同样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重要性,试图抓住脑海中闪过的灵感碎片,却总是欠缺些关键的联结。相比之下,王华未能触及的问题之处,却恰恰被小陈预先考虑周详。他明白修复轧机并非止步于此一步,而是应该从长远角度将保养纳入日常维护体系当中。
“王大哥,我打算这样去做,”他说,
“组建一支有经验的工人群体,然后由我去教授他们的正确保养方法与维护程序,以确保每台设备都能正常运转并延长其使用年限。”
“好主意,你的构想相当出色。”
王华对此方案赞许有加。
突然一阵声音在身后响起,惊扰到在车间中的两人,他们回头发现车间主任老张站在不远处,李明师傅则紧随其后。
**车间主任:** \"老张,快去看看!\"
**车间师傅:** \"好的,我来了。\"
二人赶忙回应,并向老张挥手示意。随后,在简短的交流中,老张走到新来的技术工李明面前,露出慈祥的笑容。在日常的工作会议中已经讨论过一些总结性的事务,这次涉及到的是维修车间内的各类机器设备,然而与前次的讨论不同之处在于李明提到了对于维护保养的关注点。这一建议不仅贴近现实需要,更是考虑到了长期运行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