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禳!”我看到这两个字的时候,惊讶为之更甚。
所谓“祈禳”,就是祈禳之法,“祈禳”的精髓是“续命”,上古传说中的“续命”术从这里来,这与龙骨蕴含着无穷的“永生”力量,算得上是系出同源。《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夜观天象,看到自己的本命星暗淡无光,大限将至,便摆下北斗七星阵,施展祈禳术,向天续命,要连续做法七天七夜,做成则增寿一纪,多活十二年。但在最后一天,主灯被魏延无意间踏灭了,诸葛亮当场吐血昏厥。苏轼在诗中感叹“辟兵已佩露符小,续命仍萦彩缕长”。玄学界多认为“续命”属于邪术,违背天理伦常。现在在东北,仍有擅长“续命”的术士,令人唏嘘感慨不已。
“原来这世界上真藏着永生的方法,这祈禳之术虽为道家之法,没有龙骨那么邪乎,但是此法或许真的可以续命长生,老祖宗们将此书简藏于这里,为的就是不要将此物重见天日,被用心不良之人利用,引发浩劫。”
“这种‘续命’之术说起来和‘开鬼眼’、‘黑龙熬汤’这些东西一样都是邪门歪道,所谓长生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便存在,那也并非是这个世界真正需要的。如果让心术不正之人滥用《金篆玉函》,我宁愿把书毁了。”
“不过,要是真的毁了”我还是犹豫了起来,心想道,“想这宇宙之大,人类不过是浩渺之中的一粒沙尘,有很多未解之谜等待我们去解开,这《金篆玉函》乃是人类指挥的结晶,要是毁在我手里,那罪过就大了。”
我看了许久,看得两眼都看累了,站起来伸个懒腰,没在意竟坐了这么久。眼角一瞥,这身衣服工工整整穿在石像上,确实古怪。
“看这石像,雕刻得栩栩如生,是个老头不对,这人会不会就是黄帝?”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的脑海中产生。
“这壁画和《金篆玉函》不可能是巧合,一定有什么关联。”
相传黄帝一百岁时,独自一人再上崆峒山。到山下,以膝代步,往山上爬。砂石如刃,膝破血流,所过之处石子都被鲜血染红。至今在崆峒山下,还能见到这种石子,当地人称作“血儿石”。当他膝
行至半山腰,广成子派金龙把他接到山上。黄帝见到广成子,稽首再拜,请教如何修身养性,才能达到长生不老之境。广成子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心,无摇汝精,存神定气,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将守形,形乃长生。”说完,赠他一卷《自然经》。黄帝一字一句牢记在心,只觉心明眼亮,豁然开朗,再拜而退。
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后,又登王屋山,从仙人处获得《丹经》。而后,回到缙云堂静修养身。黄帝在一百二十岁时,采来首山铜,在荆山下铸九鼎。《史记》载: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髯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坠,坠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因名其地曰“鼎湖”,其弓曰“乌号”。李白写下《飞龙引》赞叹“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被称为“天下第一陵”的黄帝陵,陵内只葬着黄帝乘龙升天时掉下的一只靴子。
“黄帝得道成仙也好,获得永生也好,这所有的传说中单单离不开的一样东西就是龙,这金龙、龙髯、飞龙,皆非巧合,必有内在的联系,破除这其中的一些神话色彩的杜撰,会不会是黄帝曾经就得到过这‘龙’呢,继而获得了永生的力量。”
我这心里一边想,一边在壁画上寻找着端倪,只见这幅壁图绘得气势磅礴,神山仙人栩栩如生,让人心驰神往。再仔细一瞧,壁画上没有异常,地面干干净净,没有散落的石子。
在方仙道士眼中,黄帝不仅先天禀赋超于常人,而且后天好学不倦,以帝王之尊,问道于崆峒、力牧,堪称学道修仙者的典范。《阅微草堂笔记》写“秦汉方士,绝不附会老子,即依托黄帝,亦非道家之说”。所以,黄帝也是道教的始祖,精通各种术数,留下很多道学典籍。
“葬龙坑底部的秘密”我正思索着其中的玄机,恰在此时,突然一个黑影从暗中闪了出来,我根本没有想到在这里竟还有其他活物,大骇之余,险些摔倒。
幸亏有桌子可以扶住,没有摔倒。我不敢稍有延迟,赶忙拔出鞋子里藏着的短刀,转身挥刀,正砍中那道扑来的黑影。
只听电光火石之间,那东西被我结结实实地砍了一刀,它嘶吼一声,我趁此间隙飞起一脚,将它踹到了一旁。那东西刚要爬起,我已经一刀补了上去,却不想那东西远比我想的要灵敏,自己一刀没有挥过去,那东西已经一翻身站起来。
我急急往后退了几步,随即视野就又是黑暗,我一步步靠近,气喘吁吁,此时我再用手电在四下查看,发现那是想变得凶神恶煞般逼人,恶心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