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兵民之离心离德,也太甚了吧!(2 / 2)

崇祯转身,开始问兵事。</P>

“徐缺,那三个鞑子,问得怎么样了?”</P>

“陛下,经臣审问。”</P>

“三个鞑子都是运粮的辎重兵,对建奴的部署,一无所知。他们只知道,建奴的粮食,已经不多了。”</P>

“被方提督烧毁的那三十车粮食,是他们所有粮食的一半。”</P>

崇祯点点头,“烧得好。”</P>

“不过遵化城,至少有3000石粮食,也够他们十日之粮。”</P>

“那三名鞑子,可愿归降?”</P>

“陛下,三名鞑子,都十分害怕,都愿意归降大明。”</P>

“臣建议,一刀宰了,省得浪费粮食。”</P>

“至于如何处置?还请陛下定夺。”</P>

徐缺知道,崇祯一向优待俘虏,李自成的大顺军,只要投降,都能活命。</P>

愿意从军的,一律发军饷,与大明将士享同等待遇。</P>

不愿意从军的,还可以领恩田,去当有地的老百姓。</P>

如果不是有所顾虑,他早把三个没有价值的建奴鞑子宰了。</P>

崇祯稍思索,开口道:“先关押起来,朕再考虑考虑。总之,有大用。”</P>

“臣遵旨。”徐缺领旨,急忙找一间房子,把三个被他动过大刑的建奴鞑子,给关押起来。</P>

崇祯看向姜应魁:“姜总兵。”</P>

“末将在。”</P>

“蓟州有多少兵?”</P>

“禀报陛下,蓟州原有守军2万人;末将来的时候,带了1万人;李将军、杨将军带了2万三千营骑兵;李忠将军又留下5千神机营炮兵。”</P>

“粗略算下来,差不多5万五千人。”</P>

“城中百姓,大约多少口?”</P>

“禀报陛下,蓟州城原有户籍3万人;这两日周边村民不断迁入,大约有11万人。”</P>

“粗略估计,至少14万人。”</P>

“府库存粮,尚有多少?”</P>

“禀报陛下,府库存粮2000石,加上陈双守备送来的3万石,一共3万2千石480万斤,可够城中军民两月之需。”</P>

“如果陈双守备再能送来7万石粮食,那就够支用半年。”</P>

“如果实施军管,没收商家所有粮食,臣估计,至少够支用一年。”</P>

崇祯点点头,他才抄了口市晋商八家,抄得180万石粮食,为的,就是打建奴。</P>

知道了大概,便不想再操心粮食的事,突然问:“姜将军,可有一个,叫朱国治的年轻秀才,找来总兵府?”</P>

姜应魁摇摇头:“陛下,未曾听说。”</P>

崇祯一怔,有些可惜。他们的约定,怎么爽约了。</P>

突然,总兵府外,奔来一骑哨骑。</P>

魁梧哨骑下马冲进来,单膝跪地,大声禀报:“报......总兵大人,建奴大军前锋,已抵达石门镇,距蓟州30里。”</P>

“陛下,该关城门了。”姜应魁急忙提醒道。</P>

崇祯点点头:“走......去威远门。”</P>

崇祯又带上众将,匆匆赶回东门威远门。建奴从东来,最先攻击的,极有可能是威远门。</P>

威远门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崇祯一眼便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来来回回,帮助入城的百姓推马车,干得大汗淋漓。</P>

崇祯忍不住点头称赞,不忍上去打扰。</P>

不过,他也万分疑惑:大明的兵,怎么一个个站着,不动手帮老百姓,反而监视着老百姓?</P>

兵民之离心离德,也太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