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王辅臣献俘,三老怒斥崇祯(1 / 2)

撤军?</P>

回山海关?</P>

王辅臣一怔!</P>

他还清晰记得,他生吞的那封热血沸腾的劝降信。</P>

其中一句:“若欲热血疆场、沙场建功,朕敞开双臂,一律接纳。尔等重回明军,可随朕杀建奴、平辽东,伸我华夏之威。”</P>

那是多么的热血豪迈!多么的快意恩仇!</P>

他一身胆魄和力气,年少不懂事,嗜赌成性,糊涂事干的也多。</P>

可他心中,也想有一番大作为。</P>

也想证明给世人看看,他王辅臣,并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P>

他的血性,终将回响。</P>

而辽东大雪满刀弓的战场,就是他大显身手的好地方。</P>

“平西王,末将遵令。”</P>

王辅臣暗喜,急忙回马。</P>

带领众人,把100多名替死鬼,绑缚马上,押回大同。</P>

吴三桂说的没错,李自成看到张鼐发射的信号弹,立即下马,带人牵马爬山,像猴子一样逃跑。</P>

爬到半山腰,山高马不得行,遂命人把马拴在一处密林中。</P>

随即,弃马而逃,翻上山梁,这才敢回头,偷偷注视着城下明军。</P>

看明军没有搜山,而是大队人马,往大同方向疾驰而去,这才轻舒一口气。</P>

这才想起小太保张鼐,不知死活。</P>

一众文臣武将,又揪心起来。</P>

“李过,快去看看,张鼐怎么样了?”高桂英眨着祈求的眼睛,流着伤心的泪水。</P>

“婶娘放心,张鼐兄弟吉人自有天相。”</P>

“过儿这就下去,把他带回来。”</P>

李过急忙下山查看,他说的话,他都不太敢相信。</P>

反复确认,没有伏兵。</P>

可是,也没有小太保张鼐,死活不知。</P>

李过又冲上山梁,如实汇报。</P>

李自成急忙率一众死里逃生的文臣武将下山,再寻一遍,除了投降的明军伤兵死尸,根本找不见张鼐的尸首。</P>

众人默默无言,都以为,张鼐和冷元康兄弟一样,又落得一个旗杆挂尸的下场。</P>

李自成含泪,带众人连夜奔回朔州。</P>

张天琳、柯天相、张黑脸三员大将接住,立马迎入朔州城。</P>

所有人,都放下紧张的心,长舒一口气。</P>

只有李自成和高桂英,一直闷闷不乐、唉声叹气。</P>

他们的义子、好大儿:小太保张鼐,音容笑貌犹在。</P>

只可惜,永远离他们远去了。</P>

吴三桂、王辅臣率军回城,崇祯亲自带着杨二哥、李性忠、夏龙山、胡心水、李忠、李明睿......一干文臣武将,在永泰门外迎接。</P>

“陛下,臣没抓住闯贼,请陛下责罚……”</P>

吴三桂、王辅臣一同请罪。</P>

崇祯急忙上前扶起:“平西王、王将军勿自责,流贼狡猾,朕之错也。”</P>

“若不是建奴寇关,朕决心速战速决,担心久攻不下,流贼援军抵达,不好收场。朕必定围住四门猛攻,就无逃走之忧。”</P>

“如今拿下大同,流贼休想通过大同、宣府、居庸关一线,威胁京师。”</P>

“朕回头对付建奴,就无后顾之忧。”</P>

“陛下圣明......”吴三桂、王辅臣急忙恭维。</P>

“禀报陛下,虽未抓到闯贼,但王将军擒获贼将一人。”</P>

吴三桂急忙禀报,帮王辅臣露大脸。</P>

“贼将?”</P>

“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