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崇祯兵围大同,逼姜镶要钱要粮(1 / 2)

朝阳刚露,崇祯便带着徐文朴,押着姜镶,冲到了大同城北门武定门之下。</P>

看到崇祯皇帝的大纛,吴三桂急忙带着胡心水、夏龙山、李性忠、杨二哥……一众武将,前来参拜见驾。</P>

“禀报陛下,再差一步,臣就能追上闯贼。”</P>

“可惜,让闯贼逃进城。”</P>

“唉......真是该死!”</P>

崇祯抬头,看着巍巍大同城,轻轻一笑:“平西王勿恼,李自成,他跑不掉的。”</P>

“大同城,是坚城,也是围城!”</P>

“陛下圣明!”</P>

“平西王,这一路追击,共抓了多少俘虏?”</P>

“回禀陛下,诸位将军报上来的战报,杨将军所部抓获俘虏4千人,李将军所部抓获俘虏5千人,夷丁突骑抓获俘虏3千人,关宁军抓获俘虏一万二千人。”</P>

“还请陛下派人核实、记功。”</P>

崇祯大喜,点点头:“不用核实,朕信得过诸位将军。”</P>

“如此看来,逃进大同的流贼,没有多少。”</P>

“陛下,臣估计,最多不过3000人。”</P>

“好......这次追穷寇,追得好!”</P>

崇祯不由得大声夸赞一句。</P>

五个银元一个俘虏,这账,太划算了。</P>

要是都有这样的机会,闯贼的百万大军,500万枚银元,也就250万两银子。一年的军费,就能抓光啊!</P>

吴三桂却趁机请战:“陛下,臣请命,现在攻城。”</P>

“四门围住一起攻,这一次,必不让闯贼逃脱。”</P>

吴三桂想起逃进城里的李自成,心有不甘。</P>

他几乎,是追着李自成的屁股尾巴,一路追到吊桥边。</P>

再快一步,武定门的吊桥,可就拉不起来了。</P>

“呵呵......平西王莫急。”</P>

“李忠将军的红衣大炮,还在半路。再等一日,估计就能到达。”</P>

“朕可不想,在坚城之下,白白损失关宁军兄弟们的性命。”</P>

“臣......谢陛下圣恩。”吴三桂竟然有些感动。</P>

不过,他也有些搞不懂!</P>

为何崇祯皇帝,有时狠辣,像个暴君、活阎王。有时却又悲天悯人,像个救苦救难的活菩萨。</P>

难道,这就是帝王之术?</P>

吴三桂疑虑间,崇祯笑笑,又继续道:“再说了,大同的粮食,朕已命姜镶搜刮一空。李自成躲在城里,没有粮食,那就是挨饿找死。”</P>

“呵呵......李自成的2000伤兵,朕也带来了,稍晚便能抵达。”</P>

“呵呵......他的包袱,他跑到天涯海角,朕都要丢给他。”</P>

“啊......”吴三桂一惊。</P>

他突然发觉,崇祯皇帝,下决心要干的事,还是比较轴的。</P>

这2000伤兵,从居庸关折腾到宣府,又从宣府折腾到大同,也怪遭罪的,还不如死了算了。</P>

不过,都是些怕死的孬种。</P>

有骨气的,早就杀身成仁战死沙场了。</P>

看着巍巍的大同城,吴三桂突然有些怀念辽东。</P>

在广袤的辽东平原上,一刀一枪、一军一队地冲杀,快意!</P>

大同,自古兵家必争之边关重镇。</P>

最早,为北魏拓跋氏都城。</P>

历经北魏、唐、辽、金诸朝,屹立不倒,又经大明洪武朝大将军徐达加固。</P>

可谓是金城汤池!</P>

大同城,方形,东西长1.8里,南北长1.82里,周长7.24公里,比崇祯先前攻下的宣府城,足足大了一倍有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