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奎的话,其实就是他和袁佑、以及田家三兄弟,闻讯赶来、围堵崇祯的目的。</P>
崇祯呵呵一笑:“嘉定伯、崇信伯勿忧,你们清廉若此,穷成这样,朕不忍也。”</P>
“你们丢失的钱财,不管抓没抓到流贼,朕都用内帑,全部赔偿。”</P>
“啊......真的?”</P>
嘉定伯、崇信伯大喜!</P>
田承业、田承忠、田承嗣三兄弟大喜!</P>
王承恩则一脸惊讶,崇祯的内帑,先前全部给户部做了军饷。</P>
后来,万幸,挖出万历藏银,查抄晋商八家涨价卖粮的黑心钱,查抄兵部尚书张缙彦、京营提督李国祯、成国公朱纯臣、东厂提督王之心、二公公王德化、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左都督骆养性几大重臣......才搞到了足额的兵饷。</P>
崇祯的内帑四万两银子、三千两黄金,才得以归还。</P>
否则,大明皇帝崇祯,也就是一个穷光蛋。</P>
可是,这些内帑全部拿出来,也不够填周府、袁府、田府的窟窿啊。</P>
王承恩实在想不通,崇祯到底是怎么想的。</P>
一会正常,一会发疯!</P>
一会聪明,一会糊涂啊!</P>
崇祯点点头,大声道:“王承恩。”</P>
“臣在。”</P>
听到崇祯喊王承恩,周奎、袁佑、田家三兄弟喜上眉梢。</P>
皇帝说的话,要兑现了。</P>
看来,他们今天舍命一闹,果然效果奇佳。</P>
“从朕的内帑,支银元3000元,嘉定伯、崇信伯、田左都督府损失惨重,各赏赐1000银元,补足他们的损失,让他们速速回府,去过安生日子吧。”</P>
“啊......”</P>
不止周奎、袁佑、田家三兄弟惊呆了。</P>
王承恩、李若琏也惊呆了。</P>
3000个银元,就想打发三大国丈,就想补齐三家的惨重损失?</P>
是崇祯算错了?</P>
还是在场的人听错了。</P>
这……这不是打发叫花子么?</P>
“陛下......1000银元......”周奎惊讶得语无伦次。</P>
崇祯急忙抢过话,自夸自奖道:“嘉定伯,不必惊讶,不必谢恩。”</P>
“你是国丈,这是你该得的。”</P>
“呵呵......不是吹嘘,朕的银元,购买力比银子还强呢。”</P>
“虽然说一两银子兑一个银元,可私市上,一个银元甚至能兑换一两五钱银子。”</P>
“一个银元,都可以做一身衣服了。”</P>
“嘉定伯、崇信伯、田家侄子,你们赶快领了银元,回去给府上每人置办一身新衣服,让大家干干净净的、风风光光的。”</P>
“皇后、袁妃看了,也高兴呢。”</P>
......</P>
“啊……”</P>
周奎懵了!</P>
袁佑、田家三兄弟懵了!</P>
当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P>
谁让他们为了不捐饷,一直示穷哭穷,到处穿破旧衣服显摆,搞得不明真相的大多数,都信了呢?</P>
这会儿真穷了,谁还相信他们富过?</P>
要真拆穿了,那可就是欺君之罪啊。</P>
可是,周奎这个吝啬鬼,要钱不要命,豁出去了。</P>
“陛下,容臣禀报陛下,臣家府上,臣省吃俭用,一共攒下现银120万两,全被流贼密探抢走了。”</P>
“可……可不只是1000两啊。”</P>
看周奎道出实情,袁佑也急忙跟上:“臣禀报陛下,臣家府上,一共丢失现银70万两,不是1000两。”</P>
袁佑生怕这会儿不说,崇祯的内帑,全赔给周奎了。</P>
田家三兄弟也急忙禀报:“陛下,田府丢失现银80万两,不止1000两。”</P>
……</P>
众人说完,都佝偻着身子,眼巴巴看向崇祯,就像摇尾乞怜的老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