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抗旨不遵(1 / 2)

崇祯冷冷一笑,万事俱备,就只欠东风了。</P>

“施邦曜。”</P>

“臣在。”</P>

“朕说,你写。”</P>

王承恩急忙摊开一份空白圣旨,铺在一个木箱上,取一支笔,递给施邦曜。</P>

施邦曜半蹲着,在大街上,开始拟旨。</P>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成国公朱纯臣,忠勇多谋,可托大事。朕特命成国公携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大理寺正卿凌义渠,护送太子南下,入南京监国,钦此。”</P>

......</P>

李若琏越听,越觉得惊诧。</P>

崇祯要拿朱纯臣,一声令下,拿下便是。</P>

干嘛又要对他委以重任?</P>

干嘛又要找来一帮大臣草拟圣旨?</P>

而且,那马车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子啊。</P>

这出空城计,是要闹哪样?</P>

再一细想,李若琏恍然大悟:天呐!</P>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一把手,都到了,这是要用太子作局,给成国公朱纯臣来一个三堂会审啊。</P>

施邦曜写完,吹了吹墨迹,递给崇祯。</P>

崇祯看了看,很是满意:“王承恩,用印。”</P>

王承恩立即盖上玉玺大印,圣旨就成了。</P>

“高宇顺。”</P>

“奴才在。”</P>

“你立马带上圣旨,去齐化门传旨。”</P>

“奴才遵命!”</P>

崇祯轻轻一笑,“过来些,朕有话对你说。”</P>

高宇顺急忙把耳朵凑过来,崇祯细细安排,神秘嘀咕了一阵子。</P>

高宇顺听得一脸不可思议,听完又一脸恍然大悟,连连点头。</P>

随后,拿着圣旨,小跑着向齐化门赶去。</P>

崇祯轻松一笑:“各位爱卿,咱们就在这等一会吧,等成国公做好准备,你们立马出发。”</P>

施邦曜、孟兆祥、凌义渠却紧张不已,兵荒马乱的,他们对南迁之路,也深感渺茫。</P>

“陛下有旨,请成国公接旨......”高宇顺冲到齐化门下,就亮明身份,一阵高喊。</P>

高宇顺万分惊奇,事情发展,果然跟崇祯与他说的,一模一样。</P>

他连续喊了好几声,齐化门的守将朱纯臣,就像是没听见一样,根本就下城来接旨,而且,他还被挡在城下,不得上城。</P>

好一会,才从城头下来一位偏将模样的人。</P>

厉声喝问:“喊什么喊?”</P>

“大战当前,夜深人静的,陛下能有什么旨意?”</P>

“将军,陛下真有旨意,十万火急,给成国公的。”</P>

偏将冷冷道:“高太监,不好意思,成国公带兵支援广渠门去了,这会儿不在齐化门。”</P>

“你要找成国公传旨,那就请去广渠门吧。”</P>

高顺宇直接呆住,这借口,找的真他妈好。</P>

“将军,十万火急啊。”</P>

“陛下要委托成国公大事,让他护送太子去南京监国,还要任命成国公为辅政大臣,这天大的好事,这可如何是好啊?”</P>

“唉!小的还想着,向成国公讨点赏钱呢。”</P>

高顺宇说着,故意把偏将拉到一边,快速拉开圣旨,偷偷给偏将看一眼。</P>

偏将一怔:“高公公,要不,你在这等一会儿,末将帮你去找一找成国公。”</P>

高宇顺大喜,“有劳将军了,成国公当了辅政大臣,将军可就是辅国将军啊!”</P>

偏将突然有点激动,迅速跑上城楼,迅速跑进一间密室。</P>

密室里,一个身着大红蟒袍、肥头大耳的人,端坐在酒桌上,一左一右两个貌美小妾,正帮他斟酒压惊呢。</P>

大炮轰了一天,成国公的压惊酒,也喝了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