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制作膛线,出海采矿(2 / 2)

“陛下,这个,要怎么制作呢?”</P>

做过多年工部尚书的范景文,也有点为难,他甚至都没听过。</P>

崇祯想了想,“就用勾刀拉削法吧。”</P>

“制作一把锋利的、与枪管等长的钩状切刀,钩子又长又硬又锋利,固定在一个铁架上。”</P>

“把成型的枪管伸入勾刀内,抵住勾刀尖,慢慢旋转外拉。”</P>

“如此反复多次,只到内壁形成深深的12条螺纹,膛线就算是拉出来了。”</P>

“切记,要确保每条螺纹都有同样的深度和宽度,且从头至尾,旋转相通。”</P>

崇祯虽然说得很细,但要求很高,范景文和汤若望一时还是理解不了。</P>

“元辅,通知所有制作枪管、炮管的军匠,大家照图一起做,谁做的最好,谁做的最符合朕的要求,朕就升他做工部主事。”</P>

“真的?”</P>

“朕一言九鼎,一个六品主事,难道还做不了主?”</P>

“谢陛下圣恩......”</P>

崇祯此言一出,立马群情激奋,个个摩拳擦掌。</P>

主事可是正六品,高中进士,都要熬几年呢。</P>

由工匠升主事,这样的机会,历朝历代,普天之下,绝无仅有。</P>

看完所有火器,崇祯一抬头,看见一个大大的烟囱,不由自主向前走去。</P>

“陛下,那是炼炉,危险!”范景文急忙上前,挡住崇祯的去路。</P>

整个兵器局,炼炉是最危险的。铁水浇铸,随便溅一点到人身上,不死也要烧成重伤。</P>

这样的危险,范景文贵为首辅,也承担不起。</P>

崇祯轻轻一笑,“元辅勿忧,朕且看看铁矿石和炼铁配料。”</P>

“陛下真只看矿石和配料?”</P>

“呵呵......当然,朕对制铁,略知一二......”</P>

范景文虚惊一场,急忙在前引路。</P>

走进铸铁坊,崇祯看到一个大炼铁炉,还有一个大大的鼓风机。</P>

“陛下,这是铁矿石,10矿石,可出熟铁一斤。”</P>

“工部制作枪管、炮管的铁,都要淬炼5次以上,三斤熟铁可炼一斤精铁。”</P>

崇祯皱眉,“怎么出铁量这么少?”</P>

范景文愣住,“陛下,这已经是最好的铁矿了,质量差的,20斤矿才可出一斤熟铁。”</P>

崇祯摇摇头,叹息一声:看来,得组建大明下西洋的海船队了。</P>

他知道,有个叫澳大利亚的国家,还未开发,哪里有很多大型露天铁矿,都是富矿,含铁量都在50%至70%之间。</P>

这么好的资源,必须得为大明所用。</P>

崇祯思索间,范景文继续道:“陛下,炼制红衣大炮,还要加入二十分之一比例的铜,增加铁水的柔韧性。”</P>

“元辅,其他材料,有加入吗?”</P>

范景文摇摇头,“没有。”</P>

“唉......怪不得,好好的一炉铁,都给炼废了!”崇祯叹息一声。</P>

“这......”被质疑,范景文有点难为情。</P>

“元辅,朕的爷爷,万历皇帝还托梦告诉朕,炮管会炸膛,会生锈,是因为铁水中杂质太多,需要脱硅、脱硫、脱磷。”</P>

“只要脱硅、脱硫、脱磷,再提高碳含量,生铁就能变成百炼之钢。”</P>

咋?</P>

又是万历皇帝托梦?</P>

脱硅?</P>

脱硫?</P>

脱磷?</P>

就能成百炼之钢?</P>

众人又是面面相觑。</P>

甭管铁水里面有没有硅、硫、磷这些物质,关键是怎么脱?</P>

看众臣一脸懵逼的样子,崇祯笑笑:“其实,方法也很简单,往里加些生石灰、再加些碳粉就行。”</P>

“这生石灰和炭粉,大明应该不缺吧?”</P>

崇祯还记得,于谦当年被贬,去烧了一段时间的生石灰。</P>

还写下两句名诗: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P>

于谦为人,人如其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