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活过来的苏有为又哑巴了。</P>
这……这确实是没有借过啊!</P>
苏谨诚心里把苏有为骂了个狗血淋头,面上还得笑着。</P>
他坐下道:“大伯这话就说得不是了,人情债怎么就不算债呢?远的就罢了,咱就从近处开始说。十二年前,父亲刚到京城不过四年,大伯托父亲从太宁水商行管处取回一批货物,原因是其中有少量违禁品。父亲走了不少关系,又花了三百七十余两银子,这才把大伯的货物尽数取回。不知在大伯眼里,这人情得要多少银子啊?”</P>
苏老大皱眉,不当一回事:“谨诚你这话就不对了,我们和你父亲那是亲兄弟,亲兄弟之间互相帮衬,这怎么还能算是债呢?”</P>
“是啊,亲兄弟之间互相帮衬,这怎么能算是债呢?”</P>
几人正要松一口气,苏谨诚忽地续上了后半句。</P>
“既然如此,这两万七千两不也是几位伯伯帮衬我父亲的吗?要不……就算了吧,也省事。”</P>
苏谨诚说着就给苏有为去了个眼神,后者忙不迭地称是。</P>
“是啊,谨诚说得有道理,大哥说的也有道理,都是亲兄弟,互相帮衬怎么还算起账来了?咱们这各房的账都是自己管,分家也就走个流程,这两万七千两怎么能算是弟弟我欠的债呢?”</P>
苏老二一拍桌子:“那怎么行?!那可是两万七千两啊!”</P>
苏有为有了底气:“二哥要算也行,咱们算清楚就成。”</P>
两人各执一词,一时间争执不下。</P>
苏老大瞪了苏老二一眼,这个不长眼的净会给他添乱。</P>
苏老大思忖片刻,道:“既然要算,那就应该算个干净。此事不如凑个整,也不过就四百两银子。那余下的两万六千六百两,是不是该付清了?”</P>
他还就不信了,难不成这苏有为平时和他们的往来书信都留着?</P>
就算都留着,他也不信从苏有为身上刮不下来一分钱!</P>
苏谨诚笑着抬手,示意外头的下人把东西抬上来。</P>
两个硕大的箱子被放在堂上,苏谨诚先向苏有为告了罪。</P>
“父亲,未经过您的许可,我擅自将这些往来书信一并拿出,还望父亲原谅。”</P>
苏有为忙摆手:“无事无事,此事你来定夺就行。”</P>
苏谨诚颔首称是,示意自己的贴身小厮开始念信。</P>
“成茂七年,苏二哥买货欠银一百四十三两七钱……同年八月,苏四哥纳妾欠银五十六两三钱……”</P>
随着小厮一封信一封信地念下去,一旁苏有为自己的账簿也被账房管事们翻阅着。</P>
堂上的算盘噼里啪啦地作响,苏家的那几个都在心里默默算着这些银钱累计有多少。</P>
对于他们这些行商之人不算难事,只是越往后算,他们心里越打鼓。</P>
忽地,苏老大叫了停!</P>
“罢了!这两万七千两就这么罢了!”</P>
苏谨诚含笑施礼:“如此一来,就先谢过大伯了。”</P>
他们哪里是要放苏有为一马,是那算盘上的数额越算越大,再加上那些人情,硬是快要超过两万七千两了!</P>
真要是算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苏有为非但一分钱都不欠他们的,他们还得凑钱给苏有为补上。</P>
苏老大一个呼吸间已然换了想法,安安生生地坐了回去:“钱就这么算了,既然要分家,那自然是应当把各家名下的田产铺面都拢合起来,然后再均匀划分。有为啊,你可同意?”</P>
“啊?”</P>
苏有为还没同意,苏谨诚就已经沉了脸色。</P>
先不说他们作为富商,田产铺面向来不会多放在自己名下,因为要纳税。</P>
都是找了靠谱的秀才、举人,放在他们名下,再给一笔钱,如此一来就可以避开税收。</P>
而苏有为却不能如此做,朝中官员的私产必须清清楚楚,和他们大有不同。</P>
更不必说,因着苏有为的官职,他们之中有不少人也将自己的产业放在了苏有为名下,税却没有给他们家结个清楚。</P>
如今却要来均分。</P>
分的不是他们的私产,而是苏有为的。</P>
从前苏有为帮着他们打理田产铺面的劳力,如今也要被他们抹得一干二净!</P>
苏有为还没反应过来,只觉得苏谨诚快要用眼神在他身上剜出个洞来了,一时间缩着脖子坐在一旁,一句话都不敢说,低头作沉思状。</P>
看着苏有为低头不说话,苏老大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P>
他正要开口问责,苏谨诚却忽地开口。</P>
“大伯,这种事情,我们自然不能同意。我父亲名下有多少铺面那都是几位伯伯记挂在这的,这其中的猫腻,恐怕不少吧?真要分,那也行,只不过得把你们所有仆人、账房、侍从以及各个掌柜名下的一起算上,如此一来才算是公平。”</P>
苏老大眉头紧锁,已然知道苏谨诚不是个好对付的。</P>
他给苏老二去了个眼神,后者立刻积极地被当枪使。</P>
“谨诚侄子,那就算这些都不算,你两个妹妹出嫁的时候,我们这几房给你们家办了多少添妆?现在你们一句话就想分家,哪里有那么容易?!”</P>
这话倒是半点假都没有,他们这些人给苏落影和苏落琬的添妆只多不少,出嫁那一日十里红妆的场面,有三分之一是苏有为夫妇出的,有三分之一是圣上恩典,还有那三分之一就是他们苏家兄弟给的添妆。</P>
包括苏落瑶和苏落珂出嫁时,他们也都添了妆,至少这面上的功夫是做足了。</P>
看着苏谨诚面色沉了下去,苏老二还以为自己说到了他们家的痛点上,于是开始大做文章。</P>
“谨诚侄子,你不管家,对家里的这些事情是一概不知。这女儿家出嫁,那就是提前瓜分家产,我们给你的妹妹们添妆,那是顾念着骨肉情分在。”</P>
“你母亲,当年嫁过来的时候有多难,你也不是不清楚。虽说你是你小娘生的,可你母亲什么时候亏待过你们娘俩?左右不过是没给你嫡出的身份,但如今你也是争气了,要替你母亲多想想。”</P>
“她当年嫁过来,你父亲有什么啊?那成婚的东西,都是我们兄弟给置办的。”</P>
“还有你祖母,病了这么多年,光是吃药的钱就花了我们不少,就你父亲那点俸禄,够干个什么的?我们要点钱,怎么就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