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留不留(2 / 2)

不用翻书,把先前提到的北齐和大唐,符合条件的帝王拎出来。</P>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P>

还真是!</P>

此时没有高血压这一名词,但粗通医术的大臣,根据症状总结,“或许是阳亢。”</P>

接下来还有一重精神类疾病,字面意思,就是疯。</P>

幸好不到北齐的程度。</P>

太.祖和太宗的子嗣,几人有类似的症状。</P>

甚至某些皇帝,在后期也有相似表现。</P>

最近闹得大的,是仁宗的一个公主疯了,正式的说法叫“病心”。</P>

但最令人胆战心惊的,是说赵宋的皇帝生不出孩子。</P>

朱元璋不知道仁宗是谁,看着底下一排儿子。</P>

即使身形有些庞大,亦是习武强壮所致,非是肥胖。</P>

乡下人朴素的思想,胖点有福气。</P>

但想到形容大明宗室,猪里猪气,又有些不痛快。</P>

永乐皇帝朱棣瞥一眼旁边壮硕如山的太子,“减不掉,朕给你剐下来!”</P>

康熙惜福养身,爱新觉罗家祖传的清瘦。</P>

眼角余光扫了一眼胤礽胤禛,看起来都健康。</P>

胤祹未来能活七十九岁,父子皆长寿,偏偏中间的胤禛,和辅政的胤祥年寿不永。</P>

果真是被朝政拖垮的。</P>

寿命,才是坐稳皇位的基础条件。</P>

糊糊:“李隆基登基,年号开元。</P>

受太宗激励,大唐每一个‘竞争上岗’的皇帝,都想有一番作为。</P>

李隆基励精图治,重用贤臣,唐朝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鼎盛时期人口达到八千万,史称开元盛世。</P>

那些经历过开元盛世的诗人毫不吝惜笔墨,描摹一个改革和开放是铸就的盛世。</P>

杜甫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P>

王维写,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P>

如果仅凭开元盛世的功绩,李隆基可以和曾祖李世民坐而论道,掰扯掰扯谁是大唐第一明君。</P>

顺便拉踩一把西汉的文景昭宣。 ”</P>

天涯赤子心:八千万,记住这个数字。</P>

十万伏特:挺好一皇帝,就是活的长了点。</P>

七十八岁,李唐皇帝里第一长寿,武姐真是好的不灵坏的灵。</P>

独自飞翔:粉黑都希望早死的皇帝,早死二十年,我承认他是大唐第一圣君。</P>

李世民都得站起来让位置,给曾孙倒茶。</P>

百忍成金:寿命于他无用,不如划给二凤。</P>

瞎子都能明白,李隆基后面捅娄子了。</P>

李渊:“不会亡国了吧!”</P>

后人对乾隆阴阳怪气,他怪异的审美,顶多算调侃。</P>

更重要的是,乾隆执政时期,没抓住机会,导致后面的百年屈辱。</P>

类似的场景再度出现,总让人心中难安。</P>

大唐亡国,胡人南下,重演南北分裂格局?</P>

女皇武则天,锐利的目光,盯着身边仅剩的一子一女,以及他们身后的孙辈。</P>

另一个儿子李显流放房州,几日时间,也不知能否见天幕情景。</P>

李隆基,这小子是个聪明的,不然不会让他过继给李弘为嗣。</P>

刚刚透露李隆基政变杀人,太平已经想提剑杀人,不过被李旦拦下来。</P>

武则天不怒自威,“继续看。”</P>

留还是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