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宋芬姐,你们也来尝尝味道”</P>
宋芬抹了抹额头上的薄汗,带着王建国走了过来。</P>
“宋芬姐,之前我去京城了,没赶上去看你们新家,不好意思了”</P>
“哪里哪里”</P>
“我这次回来商业街也又有一家铺子修好了,我准备做家具店,不知你们家有没有兴趣盘下来啊”</P>
“什么意思?”</P>
“就是租房子,然后王大哥做家具售卖,虽然现在有村里的大家买,但是迟早有一日村里的大家都会住上新房子的。</P>
你们租个铺子,再卖给些外来人,我的铺子租金也不贵的,而且装修都已经装好了”</P>
“可是那些家具,都是你给的图纸啊”</P>
“那无所谓嘛,只要有人见过一次就会同样做的,不如给你们抢占先机”</P>
“这倒是挺好,日后我就去管铺子,田里就建国做”</P>
“娘,就我一个人管田里,是不是太累了”</P>
“实在不行让你爹来帮你,家里现在请了那么多人做工,做农活的时日就那么些,不打紧。</P>
那就这么说定了,酌清娘,你打算怎么租给我们啊”</P>
“一月三两”</P>
“这么便宜”</P>
楚凝烟只是想找个人家租出去,丰富商业街。</P>
自己做家具店,还不是从王有福那进货。</P>
不如全部交给他们,随便收点租金钱就完事了,反正她现在不差银子。</P>
“村里的铺子嘛,我也不靠这个挣钱”</P>
“也是,酌清娘你都那么成功了,成,那就这么决定了”</P>
宋芬当场给了楚凝烟一年的租金,这下不用她操心家具店的事了。</P>
“孺人,我们瞧着那棉花已经是白色团状了,是不是快要好了”</P>
“是啊,马上你们的使命就要完成了”</P>
“这样想着倒是挺舍不得小渔村的,这里的美食、百姓、风景”</P>
“每个地方都有它的独特之处”</P>
“两位令史大人就要走了吗?”</P>
“他们本就是来学习种植棉花的,学完了就要走了”</P>
“哎,高玉,你哥是不是要去参加科考了?”</P>
“是的,他好像决定今年八月去参加乡试”</P>
“倒是好久没见着高华了呢”</P>
晚上楚凝烟拿着新的笔墨纸砚来送给宋高华。</P>
这小孩子十几岁就是长得快,一段时间不见长了不少个子。</P>
“三婶,这是?”</P>
“还有一月你就要参加乡试了嘛,三婶送你笔墨纸砚,希望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P>
“谢谢三婶”</P>
“你乡试是在何处考试?”</P>
“夫子说在苏州的贡院”</P>
“你一个人去?”</P>
“嗯,树人学堂的师兄们几乎都已经考过了,正在等明年的会试,今年参加乡试的只有我一人”</P>
“三弟妹,我有个不情之请”</P>
“大嫂说的哪的话”</P>
“我想陪着高华去科考”</P>
“可以啊大嫂,高华赶考,你当然是最关心的了,你这个当娘的去很正常”</P>
“可是工厂那边...”</P>
“最近棉厂没什么事情,让你妹妹去帮帮,或者让你之前选的表现好的照看一下就成。</P>
从小渔村出发去苏州大概要走几天?”</P>
“走陆路的话,得四五日”</P>
“那也还行,加上考试的九天六页,也就大半个月。</P>
不如我同你们一起去吧”</P>
“咋了,三弟妹这是给酌清做准备?去看看情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