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被世子爷发现,你陷害世子妃,那后果不堪设想……”</P>
跪在地上的婢女哑口无言。</P>
明明是夫人找上了自己,眼下这些罪名全然落在了自己身上。</P>
她垂着头,张了张嘴,没再说什么。</P>
只是不住的说:“夫人,奴婢知道错了,还望您开恩。”</P>
李氏看向了一旁的庞嬷嬷,使了个眼色。</P>
庞嬷嬷便将兜里的两锭银子拿了出来。</P>
她走近了跪在地上的丫鬟旁,蹲下身来,看似疼惜的说:“翠儿,你进府这几年,一直勤勤恳恳。”</P>
“眼下夫人也并不想责难于你。”</P>
“可你也知道,咱们世子对世子妃打紧的很。”</P>
“这两锭银子你拿着,找个山高路远的地方躲上一躲,也够你跟你的春哥哥过上一些日子。”</P>
翠儿抬起泪眼婆娑的眸子,眨了眨,有些不可思议的看了看高高在上的李氏。</P>
“翠儿,天色不早了,要走现在走,明日查到你头上可就晚了。”一旁的庞嬷嬷看似好意的劝慰。</P>
“这么多年,夫人也一直体恤你们的不易,不曾责罚你们。”</P>
“但世子妃的事儿,夫人怕是保也保不了的。”庞嬷嬷说这话的时候,面上露着难色。</P>
翠儿看着眼前的一幕,知道自己当时鬼迷了心窍,才答应了庞嬷嬷的要求。</P>
眼下,在这府中再待下去。</P>
夫人定是有侯爷护着,庞嬷嬷也有夫人撑腰。</P>
唯独自己是个浮萍,会被任意拿捏。</P>
说不定,到时连小命也会丢掉。</P>
想到这些,翠儿慌忙将面上的泪水拭去。</P>
“夫人恩情,翠儿感激不尽。”婢女磕完头,拿了银子,便快步走出了椒恩院。</P>
待身影消失在夜色当中。</P>
李氏给庞嬷嬷使了个眼色,对方便知晓了什么意思。</P>
“福旺。”庞嬷嬷走到院中,唤了小厮过来。</P>
不知在耳旁言语了些什么,小厮便快步向椒恩院外走去。</P>
庞嬷嬷进屋,笑了笑:“都按夫人说的安排好了。”</P>
这时,李氏才缓缓坐直了身子:“这些人啊,真是不让人省心。”</P>
“可不是吗?若不是夫人想的周全,这法子轻易都不敢使呢。”</P>
李氏端起一旁的炖燕窝,吹了吹,然后用瓷勺轻抿了一口。</P>
“侯爷可在书房当中?”</P>
“听书房那边的人说,侯爷今儿个在宫里当值。”</P>
李氏听完,不觉眉头皱了皱:“这个月都几回当值了?”</P>
“谁说不是呢?”庞嬷嬷顺着李氏的话说道。</P>
“不过,眼下朝中事务繁杂,侯爷忙点也是应该的。”</P>
李氏放下炖碗,不由的叹了口气:“也是,莫不是侯爷,往后这侯府怕是不知会如何呢?”</P>
宋岱如今虽然回来,可整日里无所事事。</P>
听后院马厩里的马夫说,这些日子,宋岱竟是四处游逛。</P>
平日里,品性高洁的宋世子,竟然也开始去平康坊那样的地方?</P>
李氏有些看不懂。</P>
如此一来,侯爷和老夫人应该会有所不满。</P>
毕竟,宋家是最忌讳此类事情,而侯爷也一直如此要求自己。</P>
可眼下看来,二人似乎将这些事视而不见。</P>
况且,宋岱应该也不是自暴自弃之人。</P>
李氏有些摇摆不定,她似有心思筹码压在这位继子身上。</P>
可如今宋岱能否能东山再起,还是个未知数。</P>
“娇儿可回了院子当中?”李氏想起了自己女儿今日回来时,那番气鼓鼓的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