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手机在震动。</P>
他打开手机。</P>
怎么回事?</P>
就这么两个小时的时间。</P>
未接电话十三个,未读短信三十三条,添加微信好友提醒二十七条。</P>
“难道自己的节目科普有错误所以被观众发现了?”</P>
“还是节目直播有问题?”</P>
要是因为信号技术原因导致中途直播断开,那自己今晚这一番努力岂不是付之东流?</P>
矛盾的电话此时正好打过来。</P>
“外公,我们第一期节目.......”</P>
电话传来矛盾的声音:“大孙子!那劳什子直播软件后台弹出了好多信息!都死机了!”</P>
“难道自己的节目观看人太少,所以被直播平台屏蔽了?”</P>
殷阳在小黑屋里望着后台软件的观众留言,哭笑不得。</P>
有的人评价节目新颖,寓教于乐,是黄金档一家老少都能放心食用的美味佳肴。</P>
有的人埋怨殷阳出了这么好一个节目,竟然只这么一点就没了?</P>
因为预约直播时,只有十几个人。</P>
虽然后期人口暴增到了三十万人口口相传观看,可是这几十万人根本就没有看到前面,甚至有些观众只看到了殷阳和伏羲漫游现世。</P>
连前面关于太极和天地的感悟三问都不知道。</P>
这些观众真是像猫和女朋友一样,要么爱搭不理,可是一旦激发起了他们的兴趣,那就得喂饱他们!</P>
殷阳看了下时间,已经十一点了,赶紧让矛老爷子安心睡觉,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到了子时,就是胆经运行的时间了。</P>
矛老爷子也叮嘱殷阳赶紧睡觉,有什么事明早再说,可不能仗着自己身体好就熬夜。</P>
殷阳答应以后想了想,在直播间的公告上发了一则公告。</P>
“各位朋友,在下殷阳,自小接触中华文化,感中华文化衰微,故在外公的书院设计此款节目,意在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溯本清源,传灯后世。感恩各位网友支持,今日天时已晚,祝各位晚安。新一期节目将在准备完成后再次奉献给大家极致的视听与心灵享受。”</P>
此刻,在《经纬古今,问道先贤》节目播放结束后,还有大量网友在知乎、微博、百度上搜索相关关键词。</P>
“伏羲”、“八卦”“中华文化起源”等相关关键词瞬间成为词条第一!</P>
“谢邀,刚才有谁录下来节目了的?我出北京一套房买!”</P>
“楼上的你神经病啊?我出迪拜一套厕所买!”</P>
“听说有悟道天地的伏羲三问,特意知乎求问,请大佬从哲学角度来分析殷阳的回答靠谱吗?”</P>
“殷阳哥哥以前还有节目吗?你们从哪看的录播啊?我怎么看不到,发个链接啊?”</P>
其实已经有不少节目看到一半觉得有深意的观众在观看同时将《经纬古今》的第一集节选下来。</P>
当然只是片段。毕竟谁会想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一档小小历史综艺类节目,居然会让三十万观众感同身受、闻者落泪呢?</P>
况且,当他们看到节目涉及思考的片段,思绪早已随屏幕上的二人一起去感受传统思想的妙处,又哪里舍得打断思绪去录屏呢?</P>
而且一开始殷阳由于害怕自己节目被人盗用,开启了防录屏措施。</P>
因为一切都是版权的原因,录屏时间最多只能持续一分钟。</P>
一档好的节目,就像一篇好的文章,是需要有起承转合的。如果仅仅看其中几个字,又怎能领会整篇文章的精神?</P>
那种溯古传今的情绪共鸣,根本无法通过抽帧而出的片段来获得。</P>
可即便是这样,某些裁剪片段的下方也全是关于话题的讨论。</P>
好的节目就如同火种掉入草堆,总会被有共鸣有欣赏水平的读者口口相传,自发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