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愿意多说,怕引得老诗人伤心。</P>
杜荀鹤期望天下回到贞观之治。</P>
“老先生,我父皇说自己是唐宪宗的后代,说实在的,连我都不信。”</P>
杜荀鹤哑然失笑。</P>
“无所谓,只要能让天下安定,英雄何必问出身。”</P>
“那么,也未必是我们李家。”</P>
杜荀鹤一声长叹。</P>
“天下不能再乱。”</P>
“这不是你我能解决的事情,像我这种百无一用的公主,只懂得欣赏美食。”</P>
玉山耸耸肩。</P>
杜荀鹤也只能无奈微笑。</P>
这家食肆的老板,在九华山当和尚,经文念得一般,却在伙房学会了一手做素斋的本事。</P>
还俗之后,举一反三,肉菜做得清新爽口,一点儿也不油腻。</P>
杜荀鹤漂泊一生,假死之后反而跟着吴四仁过了几天好日子。</P>
“要是没有你父皇,老朽还真不晓得安稳日子这么舒适,每日吃饱就睡,睡醒就吃,毫无诗意。”</P>
玉山纳闷:</P>
“您怎么知道我是公主。”</P>
“如今已经传开,护国公主回西都路上,一路代替圣上巡视大唐风土人情,江山信美,国土富饶,公主还一路为国祈福。建平军地方小,您的气质太出众,老朽也是斗胆一猜。”</P>
玉山笑了笑。</P>
都是个胡说八道。</P>
不过,老百姓这么传,只会把父皇高兴坏。</P>
政通人和,百姓安定。</P>
父皇也一定认为,自己这个皇帝当得不错。</P>
玉山承认自己的老爹做得不坏。</P>
可是,离统一天下远着呢。</P>
不过对于杜荀鹤来说,李昪给了自己很大的希望。</P>
他当初一时鬼迷心窍,认为田覠投奔朱温是一条正路。</P>
结果发现朱温只有当反贼的本事,没有救民众于倒悬的理想。</P>
“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所以假死离开。帮助我的是杜让能的儿子,杜晓。他当时被迫投靠朱温,自觉朱氏不可能长久,把他的弟弟托付给我。这个弟弟略有些天真痴顽,却又聪慧过人。因为有些异样,所以世人不知杜家还有这样一个儿子。”</P>
玉山思索了一下,这个人恐怕就是杜平光的亲爹了。</P>
杜荀鹤说:“当时杨行密和朱温剑拔弩张,我也不敢直接往吴地逃跑,杜晓安排我带着他的弟弟入蜀,远避祸乱。我改了名字,不再是杜荀鹤,别人只知道我是杜叟。蜀地很富饶,唐亡的那几年跑到蜀国避祸的人有很多,比如道士杜光庭。我还和他一起学习了一些养生之术。”</P>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P>
蜀地易守难攻,又特别富裕,所以往蜀地跑也实属正常。</P>
杜晓的弟弟虽然有些异于常人,但是姿容俊美,所以有女人爱慕,蜀地女子多情,给他生下了孩子。</P>
“只不过,他一直不太习惯蜀国的水土,年纪轻轻就去世了,生母不明。老朽那时想要回淮南,所以把他的孩子交给了杜光庭收养。杜光庭很喜欢他,取名杜平光。”</P>
玉山才知道,杜平光其实不是随了师父的姓,人家本来就姓杜。</P>
玉山公主忽然发问:</P>
“他的生母,到底是谁啊?”</P>
“这个……”</P>
“不会是个公主吧?”</P>
杜荀鹤只得呵呵一笑。</P>
玉山懒得追问。</P>
杜平光的出身原来大有说法。</P>
祖父是杜让能,本身是个贤相,为了朝廷枉死。</P>
杜让能可是李世民宰相杜如晦的七世孙。</P>
“他那么个脑子,却是这样的出身,真是太有意思了。”</P>
本来,玉山公主把杜平光捡到身边,是一时兴起答应谭紫霄的,没想到捡了这么有意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