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稚子年幼,哪里知道轻重。这和你辞官有什么关系?”</P>
曲晋乔:“陛下也知稚子年幼,自然不懂礼数。</P>
可是微臣却听说,事后四阿哥为了此事,罚福晋跪了一日,指责她没有教好孩子,冲撞了皇上。</P>
又断了世子半日水米,让他长教训。对待妻子尚且如此无情,又和谈能仁心对待天下百姓。”</P>
皇帝:“苏培盛,真有此事吗?”</P>
苏培盛:“回皇上,确有此事。”</P>
曲晋乔接着开口:“当年晋国立储,智瑶强干,却无仁心。智宵仁慈,却不如智瑶强干。晋国公无视智果的劝谏。</P>
强立智瑶为储,最终导致三家分晋。</P>
唯有智果早早抽身,改立辅氏,才得以善终。</P>
微臣不似张廷玉大人巧言善辩,能说出许多好处。</P>
微臣只觉得四阿哥没有仁心,不宜立为储君,今日辞官,也是想效仿智果,保全自己的体面。”</P>
三家分晋这四个字说出来的时候,皇帝已经明白这是他拐着弯劝自己不要立弘历为储君。</P>
皇帝:“爱卿这些年于政事上兢兢业业,朕自然不会轻易许你辞去,先回去吧,朕再想想。”</P>
曲晋乔:“微臣告退。”</P>
皇帝一个人坐在椅子开始咂摸刚才的话。</P>
苏培盛给皇帝上了碗茶,皇帝端茶的时候,看到了之前卖蛇人的供词。</P>
皇帝:“苏培盛,你也觉得,弘历没有仁心吗?”</P>
苏培盛:“这奴才也可不敢说,不过奴才觉得,皇上自然会总千秋万代着想的。</P>
毕竟大清的江山,还是要代代传承的。”</P>
皇帝:“三家分晋.....朕的江山自然是要代代相传,要给最有仁心的人。</P>
过来研磨吧。”</P>
第二日,皇帝昭告天下,立皇六子弘曦为太子。</P>
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P>
明兰正在永寿宫和甄嬛说话。</P>
苏培盛向来和永寿宫走得近,昨日曲晋乔的一番话,自然全数进了甄嬛的耳朵。</P>
甄嬛也乐得和明兰卖这个好,和她仔仔细细说完了这事。</P>
明兰:“到底还是妹妹消息灵通,承妹妹的情了。”</P>
明兰把这事说给弘曦的时候,弘曦开口:“这个曲大人,为何要帮儿臣?”</P>
明兰一时间也想不起来这个曲晋乔到底是谁。</P>
门口传来一声明朗的声音:“盛小六,你现在什么都瞒着我是吗?”</P>
明兰出门才瞧见是云妃来了:“姐姐怎么来了?”</P>
云妃不理她,径直过去坐下:“我娘家嫂嫂的父亲帮了你这么大一个忙,连我一杯茶也没有吗?”</P>
白绣立马把茶端上来。</P>
明兰:“娘家嫂嫂的父亲,是曲大人?”</P>
云妃:“自然是他。”</P>
明兰:“竟是姐姐?姐姐怎么肯帮我?”</P>
云妃:“帮你?我还想问你呢,弘曦是在延禧宫生下的,也是我看着长大的。</P>
你既然要为他筹谋,为何不和我开口?”</P>
明兰:“并不是瞒着姐姐,只是弘历的福晋,说到底和姐姐是一家人。</P>
我也是怕姐姐夹在中间难做,这才......”</P>
云妃:“唉,这话说的倒是不错。说起来,要不是我亲眼看到自己侄女过得都是什么日子,我也不会下定决心,拉弘曦一把。”</P>
明兰:“这话怎么说?”</P>
云妃:“我今日来,就是想和你,和弘曦讨个好。</P>
历来争储失败的,都没什么好下场。</P>
弘历心狠手辣,乌拉那拉氏也屡屡挑衅,自然死不足惜。</P>
只是我那个侄女,实在是命苦,所以富察家卖这个好,不过就是为了........”</P>
明兰:“我明白姐姐的意思了,我会和弘曦说的,他也不是过河拆桥的人,自然明白姐姐家为富察福晋苦心谋划的心意。”</P>
云妃:“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P>
弘曦听完此事之后,开口:“额娘的意思儿子明白,富察大人拳拳爱女之心,儿子自然会成全。”</P>
明兰:“说起来,谁能想到,当时弘历自作主张给自己求来的婚事,成了最后压垮自己的关键。”</P>
弘曦:“四哥对富察嫂嫂其实向来敬重,只是上次墨水一事,才让他们看清四哥心里真正的图谋。</P>
若是真有了四哥的来日,富察家没了用处,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P>
富察大人见微知着,高瞻远瞩,和辅果的智慧也不差什么了。”</P>
明兰点头:“想必二哥哥知道了此事,也会为你高兴的。”</P>
弘曦:“舅舅也在宗人府关了快一年了,皇阿玛疑心已经消散不少。</P>
儿臣会寻个合适的机会,进言皇阿玛把舅舅放出来的。”</P>
弘历的王府内。</P>
宜修和弘历正在说话。</P>
宜修:“这些年的筹谋算是白费了,便宜了她盛姝兰。”</P>
弘历:“额娘不必灰心,并非全无转机。”</P>
宜修冷笑:“说起来,这事本来板上钉钉,还不是你那个福晋,在临门一脚的时候横插一手,白白便宜了竖子。”</P>
弘历:“额娘动怒,儿子不敢回嘴,不过也请额娘听儿子一言。”</P>
宜修:“什么?”</P>
弘历:“昔年朱元璋征战天下,对长子朱标十分倚重,朱标的太子之位,可是满朝文武,宗室贵胄都毫不怀疑的。</P>
可是最后皇位到底还是没有落在这位朱太子身上,这是为何?”</P>
宜修:“朱标早逝,长安巡查之后一病不起,没有活到他继位的那一天。”</P>
弘历一笑:“是啊,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但凡是生了病,便会有个病急病缓,这病若是来势汹汹,顷刻之间要了人命,那也是有的。”</P>
宜修冷笑:“我从前不是没有对他下过手,盛姝兰此人十分机警。六阿哥身边常年跟着一只灵兽,能发现百毒,还能斗过毒蛇。</P>
你如何能不露痕迹地了结了他?”</P>
弘历:“儿子从没想过要不留痕迹地做好此事,儿子不求过程毫无破绽,只求结果顺心随意。”</P>
宜修一瞬间也明白了他的意思,只要弘曦死了。</P>
那么弘历就是唯一的选择,无论他有无污点,皇帝也只能选择他。</P>
宜修:“你别忘了,还有个年幼的七阿哥。”</P>
弘历:“他和六弟朝夕相处,若是有个什么意外,自然是一损俱损。”</P>
宜修看向弘历:“你打算怎么做?”</P>
弘历:“并不是儿臣做的,这是儿臣的福晋富察氏做的,她既害儿子失去了储君之位,也该由她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