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家在朝廷做官,肯定会用带款识的官窑精品青瓷作为陪葬品,因此洪武商人墓的说法最为合理。”</P>
李天明这番话有理有据、条理清晰,不仅言辞有力,逻辑也无懈可击。周围的人都听得瞠目结舌。</P>
对于门外汉来说,只会觉得李天明腔调不错,至于他说得是否正确,那就不得而知了。而在场的人全是行家里手,天天跟历史文物打交道的考古工作者,自然知道李天明说的是绝对正确的。</P>
更何况,他能在短时间内仅凭肉眼快速扫过陪葬品就能得出如此精准的结论,这简直只能是顶级专家才具备的能力。</P>
此刻,杨泰平才知道唐康时介绍来的人确有真功夫,并非滥竽充数的关系户。</P>
陈楠对此毫不意外,笑着对大家说:“怎么样?这位年轻人是不是让大家很意外呢?”</P>
“确实厉害,真没想到他这么厉害。”杨泰平拍了拍李天明的肩膀,“这下我就放心了,这里就交给李……李专家来负责吧。”</P>
接着,他对宋云巧和于修吩咐道:“小宋、小于,你们俩好好配合李专家的工作。”</P>
宋云巧迅速反应过来,赶忙点头称是。而于修则是满脸不悦,表情仿佛想痛快地吃一顿大餐,却不幸吃到了几口恶心的东西一般。</P>
李天明对他们的情绪毫不在意,他已经提前和陈楠明确了工作内容。无非就是要将每一件陪葬品的形状、材质、年代、价值鉴定清楚并做好记录。</P>
“你们两个之中,谁来做记录?”李天明问。</P>
宋云巧瞥了一眼于修,主动回答:“我来吧。”</P>
李天明端详了一下宋云巧,嗯,长得挺好看的,身材也不错。</P>
宋云巧察觉到李天明的目光,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脸颊不由得微微泛红。</P>
“那么,我们可以开始了么?李专家。”</P>
李天明微微一笑,看见桌子上放着几副白手套,便随手拿起一副戴在手上。</P>
于修在一旁冷冷地看着,始终不信李天明会有真才实学。</P>
李天明拿起地上散落的几颗珠子仔细观察:“这个可不得了,材质是亚洲犀牛角,是明代早期的老佛珠。虽然在明代的时候并不算贵重,但如果拿到现在的拍卖会上,起步价至少也要六七十万。”</P>
接着,他又拿起一只黑罐子:“这只罐子看着像陶罐,其实它是釉罐。区别在于釉罐胎体质地紧密,外面涂的是一层单一的粗釉;陶罐则是胎体质地疏松。”</P>
“哎?”</P>
宋云巧一听,立刻查看之前做的记录,发现自己竟然误把釉罐记成了陶罐。</P>
这个李天明真是太厉害了,连她宋云巧犯的小错误都被他发现了,简直是妖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