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台山(2 / 2)

意思大约是:

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大道流传导引?

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

明暗不分浑沌一片,谁能探究根本原因?

迷迷蒙蒙这种现象,怎么识别将它认清?

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为何而然?

阴阳参合而生宇宙,哪是本体哪是演变?

天的体制传为九重。有谁曾去环绕量度?

《天问》是屈原思想学说的集粹,所问都是上古传说中不可解的怪事、大事。而这些问题也都是春秋、战国以来的许多学者所探究的问题,在诸子百家的文章里,几乎都会讨论到。

其实也不用写太多,只一句就可以概括:人是从哪来的?

“或者,还要多问一句:人为什么总是向往着天外虚无飘渺的世界,我们只知道不歇的追求长生不老,追求成仙成神,但长生不老是怎样的,仙神竟然存在于何方,却从来没人知道。天外某处,可以长生不老?”我摇着头说。

“你跟比以前,很文艺……”杨垂容笑了笑,听不出是褒是贬。

不是我文艺,而是想起了龙在秦岭神宫说过的话,我一再见到的那个象雷泽一样的空间,那老龙说就是我们一直要找的“长生之地”,很多人通过修炼,改变了体质,才能到那里,但没有神族的指引,也不能离开。

“如果我说,真有一个这样的‘长生之地’,估计也没有谁相信的。”

我自己也不太相信。

杨垂容跟我,还戴着假面具,现在是一对大学生情侣模样,为了不引人注目,我已将长发剪去,她也将头发放了下来,不再用布包着,就算真的碰上万寅燕、张钊、范同等人,他们也认不出。

我们决定到问天台看看。

我对问天台和屈原的故事,好象也很有感觉。

去问天台山的路,不好走,没有缆车,只能步行,以我们的脚程,半个小时左右,一般人可能要个多小时。前半部分是平路,后半部分是石级,周围都是山,没有秦岭的雄奇,没有大兴安岭的辽阔,但是,一登上问天台,一种特别的感觉便涌进心头!

这个地方,另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气势!

问天台所在之地,是群山之间,而且,周围的那些山,都比这个地方要高,山与山之间,相距不算太远,站在问天台上,可以清楚看到两侧那些山的细节,但是,偏就是这个低人一头的山峰,前面那几个山峰,左右让路,给人一种众山虽高,我却独尊的感觉。

“怪不得屈原当年到了此处,忽兴问天之欲,因为从这个山势看来,可以直达苍穹,上至天庭,地方虽小,其势却大!不亏被苗人选为祭天的地方。”杨垂容也轻叹着。

“何止如此!外人不知,这问天台一带的山势,承接蚩尤大峡谷,是完整的一套蚩尤问天之势!天下苍生,尽皆黎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们凡人,除非得道入仙,否则安有真正的乐土!”一个声音从身边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