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三档!”</P>
“前进三档,有!”</P>
舵手默契地配合着。</P>
飞船向上加速度提升到2m\/s2。</P>
这个加速度,在开启生态循环系统的Up-78飞船上的人员只会有轻微的超重感,甚至不用穿加压宇航服。</P>
1分钟后,飞船上升的速度达到了120m\/s。</P>
透过飞船舷窗可以看到下面的发射场正渐渐变小,很快消失在云层下方。</P>
3分钟后,飞船已经加速到的360m\/s,来到了离地面3万两千米的高空。</P>
随着飞船速度越来越快,离地面高度越来越高,来自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在渐渐变小。</P>
飞船依然维持恒定的推力,所以飞船的正向加速度也正在逐步变大。</P>
5分钟后飞船第一加速阶段结束,飞船速度提升到650 m\/s,离地面超过了米。</P>
“开启1倍重力加速度自动动态调节。”</P>
曾城刚下达了飞船保持动态1倍重力加速度指令。</P>
这个飞行状态,飞船将始终保持1倍恒定的重力加速度加速。</P>
在这个状态下,飞船上的人们就会有一种身处在地面的感觉。</P>
10分钟后,飞船速度达到了5.8km\/s,飞船正向加速度也接近9.8m\/s2。</P>
透过舷窗可以看到地球巨大的曲面,那曲面犹如巨人的脊梁,让人叹为观止。</P>
很快飞船达到了第一宇宙速度,飞船摆脱了地球引力,开始围绕太阳旋转。</P>
飞船核聚变反应堆源源不断的能量推进着核聚变发动机,飞船带着四条蓝色尾迹依然保持持续加速,轨道也正在变大。</P>
Up-78犹如黑暗大海的一叶孤舟,飞向不可预测的太空深渊。</P>
飞船维持恒定动力加速度持续了近1个小时,曾城刚下达了停止加速指令。</P>
飞船上的人们渐渐有了失重的感觉。</P>
此时飞船保持与地球公转方向一致,飞行速度122km\/s。</P>
曾城刚再次下达指令,“飞船开启巡航模式!”</P>
“飞船巡航模式已开启。”</P>
曾城刚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控制面板上的模拟星际航行图。</P>
面板上的一个亮点有规律的闪烁着,并缓慢的在模拟星际航行图上移动。</P>
“伙计们,好好休息,预计巡航飞行时间8天20小时。”</P>
曾城刚起身,走向舷窗,他目光投向窗外的那一片虚无,嘴里缓缓吐出几个字,“大哥,我会带你回家。”</P>
“舰长,高博士要见你。”</P>
背后传来了副官赵强的声音。</P>
曾城刚收回目光,缓缓飘向舰长席位。</P>
控制屏出现一位戴眼镜的中年汉子,看起来文质彬彬。</P>
曾城刚问:“博士,你有什么事?”</P>
高博士说道:“你为什么不开启飞船自转微重力模式?”</P>
曾城刚解释道:“高博士,对于Up飞船,想必你比我更了解,所以我就不赘述了,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更快地到达,所以还需要博士能够理解。”</P>
“Up飞船我当然了解,在开启微重力模式的情况下,飞船要一直维持自转,飞船的飞行速度不能大于98 Km\/s。在不开启微重力模式下,就没有速度的限制,飞船可以应对突然的加速需要,甚至是进入‘海洋模式’。”</P>
曾城刚点头,回答:“是的,博士!”</P>
“你们公司似乎从上到下对Up-28残骸都很感兴趣。”</P>
“是的,博士,这一次请你来,想必你来之前也对它有所了解以及它对我们公司的重要性。”</P>
“它现在不过就是一堆废铁,躺在那里,又不会跑掉,你这么着急是为何?”</P>
曾城刚表情略显严肃:“博士,纠正你一下,它叫‘太一’,它也不是一堆废铁。”</P>
“好吧,‘太一’,很神圣的名字,接下来回答我的问题吧,舰长,你为什么这么急切地想到到达那里?”</P>
曾城刚为了表达对博士的尊重,还是很有耐心地回答道:“那是我梦想开启的地方,为了再次回味曾经的梦想。高博士,我这么回答你,你可以理解吧。”</P>
高博士安静了片刻,说:“可以理解,打扰了,舰长!”</P>
控制舱又安静了下来,曾诚刚点了一下触控屏上一个按钮,舰长席位后方的球型玻璃舱门缓缓打开。</P>
这是恒温球型睡眠仓。</P>
Up-78控制舱有6个这样的,整个Up-78飞船一共有120个。</P>
这个数量与飞船人员编制一致。</P>
曾城刚的操作席位开始自动伸展开,他离开操作席位,然后爬进了恒温球型睡眠舱,然后触摸了一下舱门,舱门缓缓自动关闭。</P>
曾城刚在透明玻璃上点了一下。</P>
“您好,乘客,小U将为您开启夜间模式!”</P>
恒温球型睡眠舱玻璃开始改变颜色,变得不透明。</P>
曾城刚对着球型舱说了一句:“播放古典音乐。”</P>
“小U收到,小U将为您播放古典音乐,播放时间直到您进入睡眠。”</P>
曾城刚在古典音乐的陶醉下缓缓进入了梦境。</P>
宁波怀旧书屋,今天是每月盘点书籍的日子。</P>
郑瑜忙碌了一个下午,她终于整理出7月份出借书籍数据。</P>
她看着这份只有几行信息的出借未归还书籍名单:</P>
《仰望》7月30日出借,未归还,借书人,李平。</P>
《骆驼祥子》7月30日出借,未归还,借书人,唐文静。</P>
《希望的星空》7月29日出借,未归还,借书人,高鹏。</P>
前面几本出借未归还的书都是比较正常的,一本书出借出去,一般在借书人手中停留2~3天。</P>
一般不会超过5天,因为怀旧书屋是共享书屋,借出是很贵的,一般只有那种比较古典的书籍人们才愿意花高价借。</P>
但是这份名单的最后一行让她很惊讶。</P>
她小声地把这条信息念了出来:“《上证第一个百年1991-2091纪实》,7月14日出借,未归还,出借人岳明。”</P>
她仔细回忆着那晚的情形。“是那个人呀,18天了,再厚的书也该看完了吧,难道是搞忘了。也不应该呀,18天,借书费也累计有2160元了。再有钱也不能这么糟蹋呀,给他打个电话吧。”</P>
郑瑜拨打了岳明的电话,电话语音提示无法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