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的孩子对死亡还没什么概念,瞬间被大白兔那独特的奶香味吸引,幸福的眯眼享受着。
“小宝,这是你的。”赵二虎又把另一块递给小男孩。
小宝先是扭头见妈妈点头,才伸手接过,闷闷道“谢谢舅舅!”
赵二虎笑着摸摸他的脑袋,抱着妞妞来到灶台边。
“婶。”
“嗯,来啦!先坐吧饭马上好。”
这年代普通人吃的 就那几样,棒子面粥,地瓜饭,高粱米饭。赵二虎伸头往锅里看去,果然!加了野菜的棒子面粥。
“婶,别吃这个了吧,我带了炒面,烧点水冲开就能吃。”说着回到包裹旁从里面拿出一小袋炒面,足有十斤。
刘刘氏愣愣的看着炒面,心里疑惑,京都日子这么好?不是说领袖一个月也就22斤口粮么?
刘芸弟弟不就是个小采购吗?狐疑的看向儿媳妇。
刘芸也是直愣愣的看着赵二虎,装炒面的口袋打开里面微黄细腻面粉散发着诱人的的香甜味道。
“你怎么用这个炒面?”
这时代的面粉一般都是粗加工,面粉的等级是根据出粉量定的。最常见最普通的面粉叫85粉,就是100斤麦子出85斤面,蒸馒头烙大饼还行。包水饺就不行了,没什么劲道,下锅一煮成片汤了。
要包饺子得用富强粉, 100斤小麦出70斤面粉也叫70粉。不仅白,还筋道,正常情况下只有过年的时候按人头每人两斤。过年吃饺子的传统深入人心也许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去年赶上饥荒每人才半斤富强粉,今年多少还不知道呢。
见赵二虎用这么好的面做炒面,多少有些责怪弟弟不会过日子。
赵二虎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含糊道“我那有的是,等你们跟我去了就明白了。”
其实这压根不是70粉,而是更高标准的60粉。
婆媳俩刚死了儿子丈夫,情绪低落,闻言也不再说什么,只是默默把锅里的棒子面粥舀出来,重新烧水冲炒面。
赵二虎也不知道如何安慰,只能坐在院子里逗小孩玩。
只是连俩小孩都不惜的搭理他了,浓郁的炒面香味彻底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像两只小狗似的围锅台转圈。
很快水烧开了,趁热往面上一浇,香甜的味道彻底被激发,俩小孩欢快的拍手跳跃。小宝迫不及待的把手指伸进碗里沾一点就往嘴里放,烫的呲牙咧嘴的蹦高也在所不惜。
刘刘氏和刘芸看着俩孩子可爱的模样脸色也柔和了几分,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还要向前看,日子还得过。
吃饭连个正经桌子都没有,小宝捧着碗坐到门槛上,一边吹一边着急的往嘴里呼噜。
其他人坐在院里的小板凳上,边吃边聊。
“婶,我这次来最大的目的是带我姐走,你是什么打算。”
在村头赵二虎就看出来,刘芸不舍得丢下婆婆,可多一个人进城就多一份负担,张了好几次嘴,最终还是决定看看刘刘氏的态度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