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正好是生产的最好时机,孩子们在街头巷尾疯跑玩耍,麦子在外面一天不着家,麦苗却不一样,假模假式的端着一本书在院子里面读。
吉花正在择菜,一边念叨着:“妮儿啊,你看看你今年都快三十岁了吧,海星自从回到我们盐湖的学校当老师之后,又生了两个孩子,咱们中国人还是讲究多子多福啊。”
“我哥孩子多,也没见你有什么福气,你上次照顾那一群孩子累得三天都没爬起来,你忘了吗?”杨妮抬起头,露出了一个俏皮的笑容。
吉花讪讪地笑:“这孩子,我说一句话,你总有十句话在等着我,我看着这些年,姜头儿也不干了,上面迟迟也没派个人下来当厂长,你和潘博文两个人指定要上去一个,大家都说你是我们盐湖土生土长的人,盐湖上面的一切你比谁都清楚。”
“舅妈,你少听他们胡言乱语,这种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了,要不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拿去潘博文跟前说,到时候又是一大堆的事。”杨妮冷冷的道。
她一向是不善于处理这些人际关系上面的事情的。
杨铁坐在门外看着来往的行人,自从厂子的生产发展得越来越好之后,杨家又受到了大家伙的尊重。
他慢慢的走进来:“这些年啊,我算是看透了,你和潘博文,完全就是一副相爱相杀的的状态,有时候好的跟一个人似的,没事还要来我们家里吃饭,别人还说你们俩关系好。”
杨妮撇撇嘴:“什形容,我怎么可能跟那种人关系好呢?”
“有时候,针锋相对,恨不得掐死对方,好几次你们在开会的时候都拍桌子骂人了,潘博文是文明人,听说你有时候急眼了还骂娘?”杨铁缓缓的道:“以前姜头儿还在的时候能批评你,现在姜头儿退休了,徐书记也不经常回来,你们俩就是无法无天。”
“我妈说的,骂人不骂娘,不相当于白骂了吗?”杨妮嬉笑:“但是和平以前也说过,不能随便骂人,这一点我不是在会议上检讨了吗?”
“你啊,怎么说你都有理,你真的要考虑一下个人情感问题了,总是这么单着,以后对你说三道四的人也很多。”杨铁弱弱的建议道。
杨妮现在在家里就是说一不二,用杨天海的话来说,杨妮不仅继承了杨家独门的晒盐技术,还继承了杨家女人独门的强势。
杨天海急匆匆的进来:“妮儿,你好歹去说说潘博文,我们铁路队的累死累活,一天三班倒忙死了,非要搞什么业务考核。”
“考核是厂子里面决定的,不仅你们要考核,我们也要考,我们还要请省外的专家,国内的专家考核,精进业务水平。”杨妮躺在摇摇椅上,晃晃悠悠的说。
“那……范小雨进厂当会计的事,你好歹点头啊,她都学了那么长时间,你要是不点头,不都是白学了吗?”杨天海蹲在杨妮的身边,一脸谄媚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