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父子夜谈,南抚夷越(求追)(2 / 2)

侍女黄衣点头:“夫人早知世子等人与乔公子同行而来,早有吩咐,也给王将军准备了热水衣物。”

诸葛乔大笑:“阿母知我心啊!”

王平连忙推辞:“末将只是粗人,岂敢劳烦?末将先去寻个地方洗换后再来。”

诸葛乔制止道:“如今天色已晚,又是冬日,哪有地方给你洗换。”

“你跟我见什么外,黄衣,带王将军去沐浴更衣,莫要怠慢了。”

王平心中感动,遂不再推辞。

夜宴尽欢而散。

诸葛乔让王平护送刘禅和霍弋返回世子府,随后陪黄月英在火盆前闲聊,等待诸葛亮返回。

刘备避开群臣私下调兵去荆州的事,在成都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

尤其是汉中王傅许靖,更是气得托病不出,压力自然就落到了军师将军诸葛亮身上。

刘备离开这段时间,诸葛亮既要处理军政诸务,又要安抚人心,吃睡几乎都在公署。

若不是陆口盟约和汉水划界传回西川稳定了部分人心,诸葛亮得更累!

“乔儿在江陵城,可否见过君侯虎女?”黄月英轻轻拨弄炭火,如大部分年底催婚的父母一样,对子女的婚姻大事颇为关心。

诸葛乔言简意赅:“凤姬品行贤淑,是个良配。”

黄月英欣慰道:“乔儿若是喜欢,年后就挑个吉日娶过门吧。”

诸葛乔道:“我有意挑在正月,请阿母决断。”

黄月英点头:“明日我就去测问吉凶。”

到了半夜。

诸葛亮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黄月英心疼不已,忙去跟诸葛亮准备夜宵饮食。

见到诸葛乔,诸葛亮精神一振:“乔儿,来与为父对弈一局。”

名为对弈,实际上是在询问诸葛乔在荆州的诸事。

诸葛乔有问必答。

这次荆州行,虽然最终取得了斐然的战绩、实现了全据汉水的战略,但诸葛乔犯的错误却是不少。

其中最凶险的就是江陵保卫战。

这一战,诸葛乔的部署虽然周全,但却过于依赖各部兵马协同作战。

若不是赵云完胜李异谢旌,给了刘备奇袭破陆逊的机会,想让吕蒙退兵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次能赢,运气占了很大的成分。

诸葛亮一边问,一边将诸葛乔荆州行的错误一一罗列。

罗列这些错误不是为了指责诸葛乔,而是为了让诸葛乔今后能以此为戒。

看了诸葛亮的战事总结,诸葛乔也是惊出冷汗。

哪怕是有先知先觉,诸葛乔依旧有很大概率丢了江陵城;可想而知,若诸葛乔不介入,关羽面临的困境压力有多大!

孙子兵法.计篇,开篇就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没有亲临过战场的人,是很难真正的理解这句话。

末了。

诸葛亮将战事总结放下,问道:“乔儿今后有何打算,是拜师求学,还是去地方历练?”

诸葛乔虽然在荆州立了不少的功劳,但尚未及冠,资历和名望也不足,是不能被直接察举为官的。

诸葛乔的前将军主簿也只是关羽临时委任,不属于刘备的正式任命。

诸葛乔沉吟片刻:“阿母会在正月挑选吉日,让孩儿与凤姬完婚。我的去留,待成婚后再决定吧。”

诸葛亮轻拍额头:“哎,我竟将此事给忘了。”

诸葛乔不以为意:“阿父公务繁忙,偶有忘却,也属正常。”

“我观父亲今日面有愁容,不知何事烦忧?孩儿或许能参详一二。”

诸葛亮闻言轻叹:“越郡的大姓豪强,一向嚣张跋扈,不服大王政令。”

“越的夷人,又大抵刚猛凶狠,不敬越的大姓豪强。”

“越的夷人和大姓豪强时常有冲突,极难调和。”

“幼常为越太守,近日来信说越的大姓豪强高定,跟越的夷人械斗。”

“双方出动近千人,郡兵不能制止。”

“幼常希望我能将他调离越,另选贤才出任越太守。”

“我思虑多日,未有良策,故而烦忧。”

汉武帝时期,朝廷修筑“南夷道”、建立益州郡,曾征发了内地大批“豪民”、“奸豪”,以及大量犯了律法的人去南中开荒。

这些“豪民”“奸豪”本就是内地有权势的人物,到了南中后也迅速得到了发展,成了当地的大姓豪族。

如永昌的大姓“吕家”,为吕不韦后人;益州郡的大姓“雍家”,就是刘邦最痛恨的什邡侯雍齿后人,因为名声不好而迁徙去了益州郡。

大姓豪族鄙视夷人,称之为蛮夷;夷人觉得大姓豪族抢占了土地,外客欺主,也痛恨这些大姓豪族。

即便几百年过去了,汉夷的矛盾也没能得到有效解决。

马谡想离开越,就是觉得越汉夷的矛盾太大,待在越不仅难有政绩,还容易因为汉夷矛盾的问题而波及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