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给曹书杰打过电话来的就是青石镇的镇长罗宁友。
他是代表其他村的村委领导询问他们那些村子有没有可能和朱家庄、桃东村一样给曹家庄村委一部分管理分成,享受和这两个村一样的待遇。
曹书杰当时就回绝了,这根本不可能。
桃东村和朱家庄之所以能够享受这个待遇,主要是它们一南一北与曹家庄毗邻,这一点是其他的村庄都不具备的优势。
仅这一点就让其他村庄熄灭了原本的一点儿侥幸心理。
他们也明白,曹书杰或者曹家庄的人不可能带着那些游客专程跑几公里到他们村的果园里采摘猕猴桃。
换个说法,那些游客也不可能傻傻的跟着曹家庄的人跑几公里去采摘他们的猕猴桃。
这明显是痴心妄想!
三个村一共324户果农,去掉管理费分成和各种成本投入后,分了2000多万,这个事儿在网络上吸爆眼球。
省电视台的人从网络上看到这个新闻后,立马安排人过来采访他们。
但因为会议早已经结束,曹家庄不可能再配合他们重现当时的场景,电视台的人在其他好心人的指引下专门去采访了那些参与分钱的果农,询问他们的心情,以及他们对村委领导和农业种植合作社的看法。
这么一来,还真让他们得到一些宝贵的收获。
有人给他们说三年前刚上任的村支书曹书杰带着大家伙一块种植猕猴桃的场景。
当时村里有村民怀疑的、不信任的,也有力排家庭压力坚定不移跟着曹书杰干的,那番众生百态在这些果农的描述中渐渐丰满起来,当时的画面好像也出现在这些记者的脑海里。
电视台的人在采访过十几个果农后,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新闻素材。
曹书杰和农业种植合作社这种关键字眼也再一次进入东山省电视台的视野。
关键,东山省当下就在倡导新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调全省上下一盘棋,发展好三农产业,助力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
他们觉得曹家庄搞出来的‘农业种植合作社’恰好扣题,也符合他们大力宣传。
这些记者回去之后把采访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然后汇报给上级主编。
当上级主编听到他们采访回来的新闻要素和内容时,也意识到这一期新闻的重要性,立马把这个事进行层层上报。
最后一直来到东山省电视台台长夏宗海的办公桌前。
看着文件上的内容,以及下边的人拿过来的剪辑后的采访视频,夏宗海摸索着下巴,不知道在想什么。
但是不可否认,曹家庄、农业种植合作社和曹书杰因为又一次出尽风头。
而且曹书杰带动300多户果农发家致富,一次性分发2800多万的收入,这个事带具有典型的新闻爆发性了。
另外根据采访回来的消息,三个村共有900多户人家都跟着曹书杰一块参与农业种植合作社和众诚养殖合作社,这是多么好的新闻素材。
完全可以做一个系列专访。
夏宗海越想越觉得可行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