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错综复杂(1 / 2)

测字有道 郑伯安 1438 字 9个月前

马副市长宴请我们以后</P>

他跟二师兄和我说道:“张总,钱先生,我接下来还有政府的几个重要会要参加。</P>

非常抱歉,接下来恐怕就没有充足时间陪两位考察了。</P>

我已经把业务部分,交代给了我们旅游局的翟局长负责。</P>

接下来他会和你们对接参观行程和业务,祝你们信城考察愉快!”</P>

说完,信城旅游局副局长:翟凌峰</P>

快步走过来和我们握手接洽,我和二师兄跟马市长握手告别。</P>

翟局长本人,看起来也非常精干,西装革履,说话干脆利落。</P>

通过刚才宴会介绍,我们才得知。</P>

以前翟局是在恩施做旅游局副局长,因为业绩突出。</P>

在的“全国百强县人才扶贫交流会”上,主动要求到信城市任职的。</P>

接下来,翟局首先安排,陪我们一起去信城市规模最大的茶企:文欣茶叶去考察。</P>

翟局长介绍道:“文欣茶业”,目前可是我们信城市的优势龙头茶企。</P>

“企业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深挖信城本地深厚茶文化,推陈出新。</P>

打造了豫南地区茶文化发展的优秀典范。”</P>

二师兄听完,微微一笑:“翟局长,您说的没错!</P>

其实我们上京文旅,和‘文欣茶业’打交道的日子也有些年头了。”</P>

“喔?是吗?”</P>

“看来我们叫英雄所见略同啊,这样看来,咱们企业政府之间,更有友好合作的基础了。”</P>

翟局长开朗地笑着说道。</P>

“那咱们就老朋友重逢,再听听老朋友的新故事吧!”二师兄和翟局我们一起走向了外面的考察车队。</P>

车队一路奔驰,平稳抵达了文欣茶园。</P>

文欣茶业老总,张文欣已经在茶园门口带人等候了。</P>

“翟局,张总,钱先生,久违了!</P>

欢迎你们光临文欣茶业,莅临指导。”</P>

翟局长伸手和文欣茶业老总握手。</P>

二师兄和我也依次和张总握手。</P>

翟局长打趣道:</P>

“两位张总,你们说白了,还是一家人啊,天下张家一家亲嘛。”</P>

二师兄,张文欣,我们一起听完,哈哈大笑起来。</P>

“其实,我们两家也算是老相识了,欢迎逸尘兄来文欣考察。</P>

希望我们能够达成新的合作,为信城茶文化产业,增砖添瓦”。</P>

张文欣张总说完,就引领我们走进了企业文化大厅。</P>

他声情并茂地给我们讲述了“文欣茶业”的发展创业史:</P>

“十四岁时,我就从初中辍学回家,成了家里的得力劳动力;</P>

十七岁时,我离开乡村,走入城市,想要闯出一片天下;</P>

二十岁时,我倾尽积蓄开了第一家茶庄,成了信城最年轻的茶庄老板;</P>

三十三岁时,我获得了“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的称号;</P>

四十一岁时,我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P>

说实在话,这是我小时候做梦,都想不到的成就。</P>

我的一生,从一个一文不名的卖鸡蛋的穷小子,到一个信城茶文化代言人。</P>

从一个不分日夜奔波于茶园乡间四处采购茶叶的商贩。</P>

到进入人民大会堂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建言献策的人大代表,我一直感谢国家的培养。</P>

我与茶,互相成全,可以说:茶改变了我的命运,而‘文欣茶业’也改变了信城茶的命运。</P>

张文欣张总声情并茂,饱含深情继续讲道:</P>

“做茶叶是一次机缘巧合。”</P>

“接触茶前,为了补贴家用,我养过鸭子,卖过菜,也卖过鸡蛋。</P>

都没有赚到什么大钱。</P>

那时候的我还不过是个十七岁左右的少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