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师爷(2 / 2)

资本中华 书签 1365 字 2024-02-28

李柏华笑了笑,心想这宋献策还真能瞎编,一个字都能套到这方面来讲,不过不得不承认这人在这信息闭塞的年代里的消息灵通。后金建国不久,大明朝廷上下并未将其放在眼里,而他却在此时隐约提出金国对大明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如此可见他算得上很有见解的一个人。

又听宋献策继续说道:“然而,这金字也不能对国运有太大的威胁,因为有一个人,就是这个子,撑起了整个朝廷。而这个木字,上面如果有一个人,便是朱字,但如今国运中没有了这个人,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李字。”说完这些后,略显恐慌的对李柏华说道:“鄙人今日所言有些大逆不道之言,万望公子您不要再泄漏于他人,否则泄露了天机,恐遭天谴。公子对鄙人所解还曾满意?”

李柏华笑道:“先生解字风格独特,但所解之语本人不敢苟同,权当一听了之罢了。我观先生聪慧过人,才气横溢,为何不考取功名,为朝廷效力,而要游走四方,受这颠沛流离之苦呢?”

宋献策见他如此发问,知道他已动了爱才之心,但他想起了自己的经历,法子内心的苦笑道:“鄙人幼时也曾立有功名之志,存有报国之心,但人生无奈,爹娘给就了一副招人厌弃的身子,鄙人尝尽冷遇之后,无奈之下只有游历四方,哎……。”长叹一口气后站起身来,静观李柏华的反应。

李柏华这才看到宋献策如此之矮,足足比自己矮了近半个身子,时才坐在那里的时候,看到他一脸的沧桑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同。但站起身后,看起来那成熟的脸和矮小的身材的确极不协调。

但李柏华随即想到眼前这人的才华堪用,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而自己也正好缺少一个管事的师爷,如果能把他收在手下做自己的军师,那自己肯定会收益不小。于是正色说道:“世人常说,人才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先生虽身材奇特,不惹世人所喜,但如此才华埋没于荒野之间,实在是朝廷的损失。”

宋献策见他一脸正色,丝毫没有取笑的样子,心中感激,说道:“鄙人虽四处游历,但历经千山万水,尝尽百姓疾苦,见多闻广,这经历也是常人所得不到的。所以,鄙人并不以游走四方而沮丧,也不以颠沛流离而颓废。”

李柏华笑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借先生此前之语,先生‘将来定会飞黄腾达,非池中之物啊’,哈哈,不知先生是否愿意施展自己的所学,造福于黎民百姓呢?”

宋献策连忙答道:“惭愧,惭愧,让公子见笑了。学以致用,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用在造福百姓之上,乃是天下所有读书人报复。”

李柏华接着说道:“今日你我相遇,本身也是一种缘分,我的身份你也许早已知道,本人就是这即墨新任知县李柏华,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鳌山卫浮山所千户。现如今府上正缺少一位师爷,不知道先生是否可以舍下自己多年无拘无束的生活,偏居于一方造福百姓呢?”

宋献策虽然早有投靠李柏华的心意,但碍于面子,还是装作刚刚知道李柏华身份的样子,恐慌的躬身说道:“在下并不知到公子竟然是本县的父母官李大人,时才言语冒犯,请大人恕罪。大人所言之事,在下恐怕才疏学浅,不敢居此要职,还请大人三思。”

李柏华仍然笑着对他说轻声说道:“难道先生刚才解字时所言全是胡编乱造吗?怕跟着我这个小小的县令太屈才了是吧?”看到宋献策窘迫的样子,继续说道:“呵呵,先生有天纵英才,而我有强国富民之志,柏华以后恐怕还要多多请教于先生,请先生不要再推脱。”

宋献策于是借坡下驴,拱手说道:“多谢李大人赏识,宋献策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收了宋献策,李柏华心情好到了极点。这是他在这里第一次收到一个有着重量级才华的人物做小弟,在他以后做知县的日子里,宋献策帮他理清内政、处理诉讼、筹划对敌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让他抽出了精力去处理自己想要做的开厂、练兵、海贸等一系列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