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淳帝在静默之中笑了起来,“你们倒是乖觉,新任滁县县令一到滁县,不过办了几桩小案,便一个个都把折子递了上来。”
满朝文武听着帝王的话拿不准其意,他脸上挂着如似春风般的微笑,让人心生一种现在是和风细雨的时节之感。
于是没有一个人敢在此情况下吱声。
“没人言语?”淳帝似是自言自语般,“她一个小小状元,到那满地窠臼之地,作出一些出格之事,这有什么问题么?”
此时,除非是生来便傻的,没人不知道皇上生气了,还是因为他们纷纷递了祝如意的折子,顿时头上的汗珠细细密密的冒了出来。
“请吾皇恕罪!”紫绯绿跪了一地,声音有些闷闷的。
谁也没想到皇上会因这事生气,看来那滁县县令还真不是一般可以动的了,每个人的小心思都转了起来。
“行了,都退下吧!”帝王微眯起眼,想起了在京郊不远的九儿,眼神里透出几分想念。
祝县令似有所感的望望天,“这天气还真是无常啊!”
她的感叹引来了王师爷的笑声,“哈哈,祝大人有所不知,这里的气候与京都相似却又冷上几分,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都是滁县先发作,等到了京都已经没甚劲力了。”
“原来如此,师爷在此久居,可知滁县的主要农作物为何?”祝如意打听起了民生。
查看以往的税收也是不多不少,滁县明明依山傍水气候也还可以,秋收却总是这么不坏不好的,这里面固然有前几任不太了解农事的原因,更多的则是没有饿肚子的威胁,农夫们大概也没有什么动力,这动力要不要自己给他们一些?
祝如意思索着,也许真的可以给驴子面前放根胡萝卜,辛苦起来也有动力。
其实她不清楚的是,农夫们并非不愿努力而是不得其法,他们学着京都的作物种植,却不知此处的气候微微有些不同,所种植的作物也应多加调整,就算是种一类作物也需做些调整。
“无非是些麦黍之物,大人问这可是有何想法?”王师爷顺口问了一句,心里却并不认为祝如意能够知晓农事。
“听说我们附近的县有种粟米的,为何不见滁县种?”她坐着马车一路过来,就没见到过粟米这种作物,当时还觉得这滁县的农夫很是专一呢。
“这倒是没人想过。”王师爷挠了挠头,他自己也不种地。
“那就让人去做几个试点,若能丰收明年便把此作物种植到各村,采取自愿制即可。”祝如意想到现代想要施行一种政策时,便先推行一些试点,如能奏效便施行开来,若不能便就此作罢。
她觉得这种方式很好,她也看过不少,那些个穿越者们在想要推行一种作物为民为事时,往往都会有一部分阻力,而她的身份却占有先机,比之她们更加便利。
王师爷觉得新奇,“大人,您这方法还挺稀奇,这试点便是一种试探之法吧?”
“正是。”没想到王师爷还挺聪明一点就透,祝如意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又轻了些。
“大人——有一位少爷,说是您的亲戚,现正在后衙。”卫阿莫边喊边往过走。
“怎么送去后衙了?”祝如意有些奇怪,“不是说来客都请到偏屋吗?”
卫阿莫顿了顿,想到祝大人的确说过此话,有些不好意思道:“这……那少爷说是您自家人,也不听我吆喝呀!”
原来是这样,祝如意觉得此人多半来者不善,也不怪罪:“此事不怪你,不过下次若是我在前面时,后面干脆锁了便是。”
她可不会给别人任何机会,万一她的身份被人发现,首先为人诟病的就是整日与男人同处一室的问题,若是再有单独相处的,那还不被口水淹死,不是她为人迂腐,而是她无须为自己找不必要的麻烦,由其是祝家人。
那一家子极品呀,祝如意边走边感叹,不一会儿就到了后衙。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袭刺目的白衣,没想到还真有人在古代冒着被人另眼相看的风险着白衣,那纤弱的身姿倒似比弱质还要瘦弱了。
“请问这位是?”祝如意直接了当道,她可不记得自己识得这样特别的人。
那人转过身来,一头飘逸的长发也不见梳起,随衣衣袂翩翩而甩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