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青铜文明ING(2 / 2)

黄迪用脚拉扯推送那封闭并不严实的皮质风箱,让筒炉内不会因为开口小而导致供氧不足。

这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提纯,试验的过程。

不过黄迪的手并没有停下来,他还有其他事情要做。

比如,用黏土做一个可以浇筑的土范。

所谓土范,就是模具。

青铜之所以可以在历史上放光那么久,即便是人们会使用铁器以后,仍旧保持了很多年的战场主流,就是因为青铜可以直接浇铸成形。

铁在这一点上,则不及青铜。

同样浇铸而出的武器,铁的韧性和硬度都不及青铜。

铁器要想应用于战争,必须要千锻刀,经过铁匠反复捶打,碳钢化才可以。

其加工费时费力,需要很多专业铁匠才能成批量生产。

而青铜不需要,它只需要一个土范模具,浇灌出来便万事大吉。

而且,历史上以铁代替青铜成为金属器具武器的主流,并不是因为铁本身有任何特殊优点,仅仅是因为铁矿比铜矿和锡矿丰富,仅此而已。

土范的制作非常简单,会玩泥巴的小孩都能做。

黄迪咬了咬牙,抽出腰间秋水剑。

这把剑的锋利超过黄迪见过的所有刀刃,包括穿越前。

他准备用秋水剑把一块木头修成长矛头的形状,其实就是放粗版的三棱军刀。

这种形状的矛,体积小,穿透力强,一旦扎伤敌人,便会止不住流血,即便是现代医术,碰到三棱矛扎出来的伤口,也是无能为力。

秋水剑锋利无比,它可是黄迪的宝贝嘎达,此刻用来修木头,真心叫黄迪心疼不已。

很快,一个长三十公分左右的木头矛头便修了出来。

不得不说,黄迪还是很有做木匠天份的,这归功于幼儿园时候的教育,经常做手工。

有了这个木质矛头,便可以制作土范了。

过程其实很简单。

在一个陶盆内放满黏土,拍实压平,然后把三棱矛头使劲按压在上面,这样就会在黏土上留下矛头的一部分轮廓压出的坑。

随后,在陶盆的黏土上撒一层干木灰,要厚一点。

然后用盆外预留的黏土压在矛头上,拍打结实。

因为有干木灰在两层黏土之间,所以上下黏土并不会粘在一起,这时候,把上面一层黏土用薄木板托下来,拽出木头矛头,再把两块黏土合上,中间便有了矛头形状的空间。

用芦苇杆三根,分别由内而外,在矛头空间位置的土范上扎进去,一直透出土范之外,然后在土范外层,芦苇杆的四周用石刀修出漏洞的形状,这是灌入青铜溶液的通道。

三条通道,可以保证青铜溶液均匀完整的填满土范内的空间。

最难的部分,是如何在浇铸的青铜矛头连枪杆处弄出一个圆洞,黄迪用的办法很简单,用双手把黏土搓成狭长的圆锥形,然后放在两块土范之间。

到时候青铜溶液浇铸之时,自然便会留出可以连接枪杆的圆孔。

至此,土范制作完成。

这东西的好处就是,他不是一次性用品,可以一直使用,直到严重变形损毁为止。

“呼!”

黄迪吐了一口气,感觉自己这个普通现代人,在这个原始年代,绝对就是个惊艳天才!

“哦?陶斗内的矿石化开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