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粮食,十斤算一斤任务量,只算细粮。粗粮可以按市价入库,但不计入任务量。”
“如果连续三个月未完成基础采购任务,就要按规定调整岗位。”
☆☆☆
六十年代的工厂也是自负盈亏,要讲效益,生产部门有明确的任务量。有些车间以生产小组为单位划分任务量,有些车间直接划分到個人。
但任务量不是计件,六十年代没有计件。你只要不缺岗,工资都会照发。车间有生产激励奖金,但额度有限,挺难争的。
完不成任务,车间会提供一些帮助,实在烂泥扶不上墙的,就调整岗位。因为完不成任务调整岗位,肯定是越调越差。最差的比如说扫地,一月十块左右。
同时车间还要评选先进和落后。落后分子不仅没有岗位补贴,还要经常接受思想教育。
接受思想教育可不是简单的一句话。那是包括反面教材扮演,每天下班后的一对一训诫(通常由带班组长或直属股长执行),周末专题教育会,和专题教育结束后朗诵反省检查等一连串套餐。
☆☆☆
韩书田继续叙述:“我们轧钢厂采购科的采购员,每月基础采购任务是150斤。当月采购物资量达到300斤,计一次月优秀。得到月度优秀的采购员,除工资和岗位补贴外,再加三块钱的激励奖金。”
(六十年代万人规模的大厂,大灶每人每天应供应肉0.04斤、菜1斤、主粮1斤。依此标准推算,轧钢厂每月应供应粮150吨,菜和粮同标准,肉每月6吨,即使因为困难供应打点折扣,那供应物资也是以千斤计数。十几斤肉对它们来说和苍蝇腿差不多,采购员任务量定太低,有智商鉴定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