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收钱之国(1 / 2)

去大明扶贫 飞獴在天 1658 字 8个月前

大明洪武二十七年正月初六,是新王正式之国的日子。</P>

新王朱守谦带领六千辽东健儿启程西去。</P>

广宁城喜庆中带着伤感或者是忧伤。</P>

辽东六千人马只有一千人的家属愿意随军前往西域,其他人暂时还留在辽东。</P>

新王太妃年事已高,又见宁贵妃也在辽东,也带着三个儿媳妇和孙子们留在广宁,免得给儿子添乱。</P>

随新王到西域的只有正妃张氏和小妾红袖,帮助照料他的饮食起居。</P>

辽王和新王依旧是一身金盔银甲,骑着高大威武的汗血宝马,联袂出城。</P>

礼部侍郎方孝孺指挥王府乐队高奏送行曲,朱大能带着中护卫将士齐声唱道:</P>

送战友,踏征程,</P>

任重道远多艰辛,</P>

洒下一路驼铃声。</P>

山叠嶂,水纵横,</P>

顶风逆水雄心在,</P>

不负人民养育情。</P>

战友啊,战友!</P>

亲爱的弟兄,</P>

待到春风传佳讯,</P>

我们再相逢……</P>

这本是后世军旅经典歌曲,最适合用来战友退伍、调动等送行场合。歌词本来有两段,但是为了避免送行场面太过于伤感,朱大能只让将士们唱了其中的第二段,歌词更为豁达乐观。</P>

但是,随着西行将士越走越远,伴随着那刺破苍穹、撕裂寒风的壮怀激烈之后,送行的将士们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伤感,唱着唱着涕泗滂沱,最后泣不成声。</P>

担任送行仪式总指挥方孝孺也是泪如泉涌,突然有了“此时无声胜有声,赛过搜肠出塞行”的感觉……</P>

傍晚时分,辽王等辽东五品以上文武大员把新王一直送到望山铺长亭外,马上要返回广宁了,铁炫等文人是少不了写些诗词相送的。</P>

辽王也深受感染,重施故伎,厚着脸皮抄了一首伟人的《忆秦娥》附庸风雅:</P>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P>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P>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P>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P>

……</P>

新王不会作古诗词,只好唱了一首后世歌作为答谢:</P>

狼烟起,江山北望,</P>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P>

心似黄河水茫茫,</P>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P>

……</P>

我愿守土复开疆,</P>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P>

虽说收钱也是抄袭的,但用到此时,好一个大丈夫尽忠报国,壮怀激烈,霸气了得!</P>

从此大明再也不敢小觑了这会靡靡之音的新王爷了!</P>

正月十五之后,按照辽王的年前安排,方孝孺和俞靖一文一武同时奔赴沈阳城,撸起袖子加油干。</P>

张信现在苦逼的很,为了保证近期修好通往辉发的山路,参加完婉清、婉君二人的婚礼后不久,又匆匆回到深山老林去了,春节根本没有回广宁或沈阳,比后世三年脱贫攻坚还忙。</P>

婉君也与婉清依依惜别,和蒯富把家搬往沈阳了。</P>

两位本是辽东人眼中的仙子,在嫁人之后,也随乡入俗,嫁狗随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