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人群中一位书生模样的中年人拱手行礼道:“哪里哪里,知府大人以礼相待,椅子理应让给长者们坐的,我等站着听一听已是感激不尽了!”
说话的中年书生赖永清认得,名叫苏鸿志,算是夷州城里比较有名的读书人了,曾经多年科举没有中第,又没有什么钱去走门路,因此没有走上仕途,勉强在夷州城中办了一间私塾,可上门的学生并不多,生活上算是比较清贫的,但在夷州城百姓当中的威望挺高。
只一眼,赖永清就看出,苏鸿志并不是今天这群百姓当中的带头人,而且他自己不坐把椅子让给在场的年长者,怕是真的存了来听一耳朵的心思。
赖永清闻言,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然后开门见山地说道:“如本官所料不错,诸位今日联袂而来,想必是为了夷州之事。本官身为夷州知府,只要是公事皆可广开言路,各位无论是说还是来听,本官全都欢迎之至。”
说完,赖永清端起面前的白瓷茶盏,轻轻地抿了一口热茶,然后便等着堂下的百姓们开口了,他其实猜到了这些人来府衙的目的,但却不会主动说出来。
果然,待赖永清将手中的茶盏刚刚放到桌案上,他右手边第一个座位上的老者便抱拳说道:“知府大人如此礼遇,是我等夷州百姓之福。老朽姬文忠这边厚着脸皮代大家向知府大人问几句话,唐突之处还请知府大人见谅!”
这姬文忠年近七旬的样子,头发胡子都花白了,身子骨倒是比较硬朗,说话的语气十分随和,也是夷州城中出了名的大善人,因此赖永清一脸和气地说道:“姬老先生但说无妨,本官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姬文忠的眼睛朝着身边扫视了一圈,看到大家鼓励的目光之后,这才面朝赖永清的方向缓缓地开口说道:“敢问知府大人,这几日夷州城外驻扎的军队是否为我大兴的官军?又是否为了替咱们夷州百姓攻打那百越匪人而来?”
赖永清心中暗道:“果然是这件事情,看来今天有的一聊了,如今夷州城的百姓们这么关心政事了,他也正好借机把国师的那一套大夷州的战略思想拿出来,最好能发动全城的百姓都参与到城建规划的落实上来。”
因此,他望着一脸期盼的姬文忠,以及满堂热切的目光,嘴角露出一个微微的弧度,一脸正色地说道:“没错!夷州城外如今驻扎的的确是咱大兴的军队,且是由国师楚良才亲自率领的朝廷远征军,总计十万大军,正是为攻伐百越部族而来。”
赖永清话音刚落,府衙大堂里顿时响起众人嘈杂的惊呼声,他们有的震惊于城外驻扎的军队居然有十万之众,有的则诧异大军主帅竟是大兴国师,还有的庆幸朝廷终于下定决心要把为患多年的百越部族清理掉,从此夷州百姓总算是等来了太平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