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总抱着与人为善言听计从那种绵羊心态,是最好摆弄的(2 / 2)

那些时不时出现在家中的农产品土特产之类,自然是这些学生父母偶尔的孝敬,这些东西时常会在人走之后,被随意的摆在学校家属楼旁的垃圾桶旁。

所以院子里打扫卫生的老头老太太都很喜欢去老孙家门口蹲点,一到家长会前后是他们业务最繁忙跟油水最多的时候,这都是他们那个圈子里的潜规则了。

市民阶层,厂矿子弟是老孙时常要打搅的常客了。这些学生怎么说,见的世面少,总抱着与人为善对师长言听计从那种绵羊心态,是最好摆弄的。

这不,所有能打扰的家伙都几乎来了个遍的时候,轮到那个时候天真烂漫有点傻兮兮的池小唐了。一个周六的下午,老孙是知道池小唐要回家的。

他来自哪个厂,老孙怎么会不知道呢,那个国营军工厂虽然地处偏僻所在,但原来是从一线城市迁去的,像是重庆还是成都,总之老早就听说那里效益很好,普通工人工资都很高,据说比自己都高不少,关于这一点,自己就是个地方上老师,百般羡慕妒忌恨也没有用,人家属于的是国家石油系统,不归地方政府管辖。

池小唐站在这老孙面前紧张得要命,本来很少打交道固然是原因之一,还有就是那要命的本能的厌恶。这种厌恶,根深蒂固的恶心,类似于看到腐肉里软乎乎的蛆虫那种滑滑腻腻,从见到老孙第一面就有。

池小唐还把这种感觉分享给一个宿舍的舍友,那几个妖魔鬼怪连声称赞说深有同感,有的人说的话更是过分,直接是问候这人的祖宗十八代,可见人心相背早就有了。

那天下午反正池小唐觉得耳边嗡嗡的响,觉得有数不尽的苍蝇在围绕自己。等到那度日如年的几分钟过去之后,池小唐回到自己临窗的座位收拾书包,才想起自己回家首先是要跟老妈讲这件事。

这件事就是老孙让池小唐借一件衣服,要女生穿的,十一歌咏比赛迫在眉睫,领唱的文娱委员罗君需要一件合适的衣服,注意这里说的是合适而并非漂亮。

池小唐周末坐着厂里的班车回到厂里,晚饭还是一如既往的丰盛。少年的心里是搁不住事的,在饭桌上就跟母亲说了。母亲皱了皱眉,知道这老孙又开始作怪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儿子在人家手底下过活。

当池小唐把那件粉色的毛衣交给罗君的时候,是一个灿然的周一的午后。这小姑娘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结果池小唐打开包裹得严严实实一层又一层,她看了之后哑然失笑。

这老孙没说清楚还是池小唐理解有误,这么一件毛衣,虽然看得出编织得还算精美,高领带着绒线的花朵,根本没法在领唱的时候穿,本来早就跟老孙说要一件正式的衣服,类似于女士西装之类的,这种毛衣,还是粉色的,风格倒还跟少女搭,大概只能穿着报幕,但自己只是文娱委员,报幕那是达官贵人大家闺秀的活。

想到这里,罗君面露难色。池小唐倒也没多想,反正母亲说是从厂工会什么文艺宣传队那里借来的,自己拿来交差也就行了。他当然不知道罗君觉得不合适,甚至有点鄙夷。

只是这样一件毛衣,罗君不知道会如何改变她的命运,她还在犹豫接与不接,接过去根本不合适,不接吧,好像自己真没有别的合适的衣服了作为领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