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回归到人的本质了,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而并不是别人的。期待遇到自己意中人,可是意中人并不一定中意你这款。所以总是失望伴随,仅此而已。
主题曲《璀璨》就是讲述的这种人从始至终的孤寂,成就一番事业需要的就是独自前行,然后每一次与同频的人,无论异性还是同性,都会有一些动人的故事发生。
这就是人存在的终极意义了,自己独自前行,然后遇到与自己一样的努力前行的孤单的灵魂,或者保持长久的关系,或者短暂的相遇绽放灿烂的烟火。
这种美丽的相遇与别离包含人生始终,并给予力量。所以当主题曲《璀璨》出炉的时候,杨可可曾经觉得过于深刻,太深刻了好吗?对于这样一部讲述少男少女成长故事的青春剧集而言,深刻好像是某种意味深长的嘲弄一样。
当杨可可把这种想法和盘托出的时候,徐静霏觉得有些诧异。深刻还变成一种瑕疵甚至顽疾,这从何说起呢,再说这样宏大历史背景变迁之中小人物的命运沉浮,不就是个体生命的一种难言的深刻吗?
徐静霏忽然懂了,这就是女人之间个体差异理解的不同了。自己固然觉得这样平凡琐碎的人生有些难言的宏大叙事诗的深刻,但导演杨可可觉得还是尽量展现生活的美好,意义都在其次,铭记美好好像远过于展现深刻,那种生发出来叫做意义的东西,其实都是因人而异的延展而已。
所以最后徐静霏改了一些歌词,去掉了很多的有关人生与时代浮沉的喟叹,取而代之是描绘那种真实瞬间的珍贵,这就让这首歌变得质朴跟唯美了许多。
导演杨可可很满意,她倒不觉得是因为自己真知灼见带来改变的缘故,她仅仅是惊叹于徐静霏的才华,她对于文字表达的敏锐与细腻让一种相似的意境脱胎换骨。
最后当然是谁演唱这首歌的问题,徐静霏自己唱当然没问题,她的那种慵懒与随性略带低沉的女声,是很有辨识度的。可是徐静霏想让杨可可来唱,毕竟杨可可作为导演和演员,对整部剧集的那种理解与熟悉,是远远的在自己之上的。
杨可可的嗓音是那种纤细而略带高亢的,但她情绪平稳时的声线又是那种柔和妩媚,类似吴侬软语那种令人身心无比愉悦。这也是徐静霏想要杨可可来唱主题歌的原因之一。
因为这种古典而清冽的女声,连徐静霏自己好久也没有听过了。就女人的歌喉而言,徐静霏是做过研究的。她对唱片里浩若烟海的女声做过统计,有柔美的,有温暖的,有高亢的,有那种强烈爆发力的,但是杨可可的声线是独特的存在。
她的咬文嚼字以及独特的节奏,让人联想到一些戏曲的发音技巧,但这又是浑然天成的并非后天养成,这就很奇妙了。
徐静霏录了小样,意思是让杨可可照葫芦画瓢,谁知杨可可用自己看似青涩而稚嫩的表达,让歌曲《璀璨》从一种类似英伦摇滚的风格变成了略带电子曲风的民谣。
她在歌中娓娓道来尘封岁月里青春的美好与永恒,徐静霏突然觉得这种深情的温暖其实再好不过了,软摇滚的风格或许曲风让人觉得嗨点很多,但走心的喃喃自语更令人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