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蛰伏期这么漫长,什么时候才是个头(2 / 2)

也许是看别人赚的盆满钵满眼馋?这应该有。或者是看人家因为一个节目把整个电视台的热度都炒起来了?这基本是肯定的。

所以说这种对打,或者就可以跟禁止对方蚕食自己用户跟受众,跑马圈地划上等号了。

因为说穿了,你不做,别人做,观众都跑到它那里去了,你没法活了,因为广告商的热钱都被它卷走了。

所以当偏安西南一隅的那个省台卫视找到王贝溪以及团队,想要做一档跟某着名卫视高度雷同的一档喜剧节目的时候,王贝溪敏锐的感觉自己的春天来了。

着名卫视的那档重磅的喜剧节目,王贝溪怎么会不知道呢,自己太熟悉了,好多段子跟小品自己都是从上面生吞活剥的扒下来。

因为这档节目很变态,是严苛到残酷那种,现场观众打分,而且心跳脉搏还连上现场显示,气氛烘托什么都有数字计算的公式。国内的那些所谓喜剧大咖被一网打尽,据说排名都有不菲的奖金,具体多少鲜有消息透露出来。

可是有一次,王贝溪的一个同学去客串了一回,是一个东北大咖的小品,在里面仅仅说了不到十句台词。当时她跟王贝溪挥了挥手掌,而且是翻面那种,说这是他们做一个小品的报酬。

王贝溪自然很少接触这种表达报酬的方式,当那个同学一板一眼的说出一百万这个数字的时候,她觉得自己无论如何还是要走出去,这个小剧场活不过的要不要的,没什么意思。

只要有平台愿意押宝自己,自己豁出一切跟那些所谓什么大咖名流的,就是跟他们干,那些人的那几把刷子,懂行的人还用教么,来来去去就是那些包袱,自己有手有脚为什么看那些狗家伙活的那么滋润,而自己却这么卑微,日食艰难。

从知道那个数字的那一刻起,王贝溪就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活。她火速的找到了自己的团队,虽然就那么有限的几个人,男的女的都有,好在大家都群情激昂,誓死跟随溪姐,战斗至生命最后一息,哪怕就是为了钱。

为了钱?这还不够吗?王贝溪心中激情万丈。那个偏安一隅的省台卫视还在全国喜剧团体之间游走,还处于来回的权衡跟寻找之中。

一是因为着实需要一定资金支持,虽然有广告商愿意买单,但条件都很苛刻,对植入的要求场景数量都有严格指标,要签合同,二是着实自己出手有些晚了,那个着名卫视已经把大中小的咖们搜刮殆尽,一点残羹剩炙也没有想给同行跟竞争对手留下。

王贝溪花了些钱买到了一些门路,这里就不必明说了,总之堂而皇之的进入西南某省台卫视高层的法眼。

就仅仅试演了那么两三场,王贝溪就觉得有戏,后来签合同的时候,当她看到那缩水太多的报酬的时候,嫣然一笑,她连咬咬嘴唇都没有,心静如水。

只有她自己知道,这是最后一次遭受凌辱了,等到有一天呼风唤雨,势必百倍千倍的报复那些曾经轻慢过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