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兵接过信,一脸疑惑:“军师,您这是……”
诸葛志神秘一笑:“山人自有妙计。”
这封信会给战局带来怎样的变化?曹操又会如何回应?
烛火摇曳,书房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诸葛亮、徐庶、贾诩围坐在桌案旁,眉头紧锁,目光聚焦在摊开的一张地图上。地图上,用红黑两色的棋子标注着曹刘两军的部署,以及近期几场战役的胜负走势。
“这宛城之战,志军师竟能料敌先机,提前设伏,以逸待劳,大败曹军。如此神机妙算,真乃鬼神莫测!”徐庶赞叹道,语气中充满了敬佩。
贾诩捋着胡须,深邃的目光在地图上游移:“老夫戎马半生,自诩熟读兵法,却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的布局。志军师之才,实乃我平生仅见。”
诸葛亮轻轻摇着羽扇,目光深沉:“远图先生用兵如神,奇谋迭出,令人叹为观止。他不仅精通兵法韬略,更能洞察人心,料敌于先。我观其用兵之道,与古之兵家大相径庭,却又暗合天道,浑然天成。究竟是何方高人,才能教导出如此奇才?”
三人陷入沉思,苦苦思索诸葛志的师承来历。就在这时,刘备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书房。
“三位军师在商议何事?”刘备关切地问道。
诸葛亮起身行礼,将他们对诸葛志的疑惑和猜测告诉了刘备。刘备听后,也不禁感到惊奇。
“志先生之才,确实世所罕见。朕也曾多次请教,却始终无法窥探其万一。”刘备感叹道,“莫非,他是仙人下凡,来助我匡扶汉室?”
诸葛亮沉吟片刻,缓缓说道:“主公,我观志军师之韬略,颇有鬼谷子之风。鬼谷子,乃战国时期纵横家鼻祖,其弟子苏秦、张仪,皆能左右列国,搅动天下风云。志军师之才,或许更胜苏张!莫非……他便是当代鬼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