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去见识卧龙真面目!(2 / 2)

苍天啊!孔明兄,你再不出山,我真的快顶不住了......</P>

你这是在隆中隐居吗?</P>

你特么直接是隐身吧!</P>

荆州,襄阳。</P>

自那日,刘琦突然溜走,并留下一封足够让人血压飙升的书信后。</P>

蔡瑁张允二人,就一直紧盯着新野那边的动向。</P>

生怕刘备那个大耳贼,利用刘琦又整出什么幺蛾子来。</P>

可让蔡瑁张允没想到的是,这幺蛾子来的速度,却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快!</P>

他们刚刚得到消息,关羽率领五千精兵,以刘琦的名义进驻江夏,接管了整个江夏的军政大权!</P>

再得到这个消息的一瞬间,蔡瑁直接就傻眼了。</P>

在之前,江夏可一直是由他族弟蔡和镇守,几乎就是他蔡氏一脉的后院。</P>

前几日蔡和发现江夏城中情况诡异,怀疑江东周瑜走长江而来,直欲取江夏。</P>

蔡瑁还一连派了三万援军过去,就是为了保江夏不失,要让这座荆州的要城,一直掌控在蔡氏手中。</P>

可是......</P>

谁能想到,江夏没被江东的猛虎夺走,竟然......竟然会被刘备那个名义上的自己人,取走了!</P>

“天杀的大耳贼!!!”</P>

“他遣关羽无故杀我族弟!此仇不共戴天!!!”</P>

蔡瑁气得一双眼珠子尽是狰狞的血丝,牙关紧咬,面颊两侧鼓起扭曲的菱肉来。</P>

张允也是满脸的阴沉,眸光闪烁道:</P>

“蔡和他......未免也太不小心了吧......”</P>

“若是他不开城门,足足六万兵马驻守的江夏,又如何会被关羽轻易取走。”</P>

张允只觉得蔡和那个蠢货,完全打乱了他们的基本盘。</P>

要是不放关羽和刘琦进城的话,就算那关羽是人间武圣,也不可能一刀斩碎城门。</P>

这等蠢货,实在是死有余辜!</P>

听到张允这话,蔡瑁的眼睛彻底变成了血红之色。</P>

犯下如此错误的,毕竟是他的族弟,可对方也付出了生命为代价,偏偏蔡瑁还不好对一个死人斥责。</P>

以他的角度,甚至比张允还要难受。</P>

最起码,张允还能敞开口的怒骂。</P>

蔡瑁的右手下意识捂住胸口,他感觉要是再不按住的话,一口淤血就会喷涌而出。</P>

“那刘琦......毕竟是太守长子,蔡和这个蠢货不开城门的话......也有些说不过去......”</P>

“此事!定是那诸葛卧龙为刘备谋划的!”</P>

“这等阴诡之计,也只有他才想得出来!”</P>

想到自己还白白又给刘备送去了三万兵马,蔡瑁只感觉心脏都有些绞痛感传来。</P>

张允深吸一口气,眸光闪烁道:</P>

“现在江夏那六万兵马和千余艘战船......以及粮草辎重只怕都归属刘备了......”</P>

“大耳贼如今的势力,怕是比我等......都要强了啊......”</P>

张允突然有一种恍惚感。</P>

上次见刘备时,对方才刚来荆州,虽有薄名但没半点根基,与任何人说话都是充满了谦虚。</P>

甚至他当面挖苦刘备,对方也是强做笑颜应答。</P>

可如今呢......</P>

如今的刘备,麾下兵马足足七万有余,坐拥新野、江夏两处要地。</P>

麾下顶尖强将数位,还有无比恐怖的诸葛卧龙辅佐.......</P>

现在的刘备,怕是能硬刚整个荆州了吧。</P>

想到这里,张允心中不由的对刘备生出了几缕惊惧来。</P>

这是他先前,做梦也想不到的局面!</P>

他,竟然会对那落魄的刘备,生出惊惧?</P>

蔡瑁的指甲几乎陷进了掌心的肉里,如乌鸦咳血般嘶哑道:</P>

“此事没完!他们无故斩我族弟,强行镇守江夏......”</P>

“走!我们去太守那里,告刘备一状!”</P>

“他这是背刺!是对盟友的背叛!”</P>

刘备的倒翻乾坤,给蔡瑁带来了太大的心理伤害。</P>

可如今,刘备有兵有将,他们还直接招惹不起。</P>

能依仗的,也只有荆州名义上的领主刘表了。</P>

就算刘表已经病入膏肓,若是召集荆州各大氏族一同声讨刘备的话......</P>

依旧能聚集起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P>

......</P>

许昌。</P>

荀攸、陈群、钟繇、程昱、贾诩等人,一同聚集在荀令君的府邸之中。</P>

荀令君乃荀彧的别名,早年便有“王佐之才”的称号。</P>

董卓执政后弃官归乡,率领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后料袁绍不能成大事而投奔曹操,任司马。</P>

荀彧居中持重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故又被人敬称为“荀令君”。</P>

在曹操麾下所有谋士中,荀彧都是最为特殊的那个存在。</P>

他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P>

同时,眼前的这些谋士,也大都是荀彧举荐给曹操的。</P>

在曹操统一北方征程中,荀彧无疑都是首席谋士!</P>

可如今,才刚刚南下,荀彧就遇到了恐怖的诸葛卧龙。</P>

让自负天下英才不过尔尔的荀彧,真正意识到了世间顶级谋士的可怖!</P>

“诸位,你们觉得诸葛卧龙此人,究竟在谋略上有哪些薄弱之处?”</P>

荀彧擅长的地方在于战略方针之上。</P>

于一城或一地的计谋,甚至还不如眼前的这些人。</P>

但谋之一道,便是如此。</P>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P>

他们如此多人合在一处,各补缺漏之下,总能作出最正确的谋略来。</P>

陈群斟酌着开口道:</P>

“说来惭愧......之前传出‘卧龙凤雏,得其一者可安天下’的传闻时,我还不屑一顾。”</P>

“在我看来,古之圣人都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人之慧终究是有想不到的地方。”</P>

“一人之才而安天下,也是过于夸大的吹捧......”</P>

“但,当那诸葛卧龙真的出手后,在下发现过往的认知......到底是有些浅薄了......”</P>

陈群出身名门望族颍川陈氏,是大汉太丘长陈寔之孙、大鸿胪陈纪之子!</P>

论门第,不比诸葛孔明差。</P>

所以,那水镜先生司马徽如此吹捧自己学生时,陈群是满脸不屑的。</P>

想着什么时候,定要压诸葛孔明一头。</P>

可现在,那卧龙出山了......</P>

一月之内只出手两次,可两次都是弹指间建奇功!</P>

这等恐怖的手段,让陈群真正意识到了谋士与谋士间的差距。</P>

心里再也没了半点与诸葛孔明争锋的想法。</P>

与陈群同为颍川世家大族出身的钟繇,也感叹一声开口道:</P>

“我擅长书法,你们是知道的。”</P>

钟繇话落,众人下意识的都点点头。</P>

荀彧道:</P>

“元常的书法,评之当世第一也不为过,不必自谦,直接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