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召集内阁辅臣和六部重臣商量善后事宜,现在建州左卫已经被官军剿灭了,但是建州左卫的地盘怎么办,这是问题,这也是朱载坖最关心的问题,虽然现在看起来建州左卫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不能因此再养出一个建州左卫来,这才是朱载坖要做的事情。
大明对于这种事情已经司空见惯了,阁臣们认为还是老办法,觉昌安被消灭之后,女真最强大的就是海西女真的王台部,所以李春芳等阁臣们认为,不能让王台独大,要扶持尼堪外兰和王兀堂,和王台分庭抗礼。
这也是大明的老办法了,对于这些蛮夷,大明一向是采用这个办法。但是朱载坖对此并不满意,因为之前朱载坖就命锦衣卫和汪道昆详细调查了一下女真,尤其是海西女真的情况。
王台虽然是海西女真的头目,但是对大明一向恭顺,并没有造反作乱的本事,在协助官军剿灭王杲一事上和这次出兵建州女真,都可以证明王台的忠诚,而且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还是有区别的。
海西王台与建州王杲、觉昌安对于大明的态度之所以大相径庭,是因为王台已经从明朝廷的经济优待政策中得到了巨大的经济、政治利益;故其只要对明忠顺,就保持其在女真中称雄的地位。
王台并不傻,他很清楚是谁支持他称雄女真的,所以王台对于大明也一直恭顺,从戚继光的奏疏中也可以看得出来,海西女真的战斗力是远远不如建州女真的,而且王台现在年岁不小了,无论是汪道昆还是戚继光都认为海西女真还是能够恭顺的。
反倒是王兀堂,要值得警惕,他毕竟是建州女真,汪道昆认为他绝非善类,要加以警惕。
同时王台在王杲、觉昌安两人事情上坚决和大明站到一起,对于他来说并非只有好处,也使得王台失去了其在女真诸部中的信任与权威。 海西与建州之间本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因此王杲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王台, 却被出卖。而这次更是追随大明出兵剿灭觉昌安。虽然之前两部有矛盾,但是毕竟都是内部矛盾,现在王台惟大明之命是从,建州女真与海西女真从此完全分裂。
而且据汪道昆的奏报,王兀堂现在以建州女真之主自居,正准备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原来觉昌安的地盘中去,同时在海西女真内部,一些人对于王台也并不服气,仰加奴、逞加奴兄弟自此而有异志,后其设立“北关”与王台之“南关”相抗。
而最令朱载坖担心的,尽管觉昌安和其子都被斩首,解送京师,但是努尔哈赤等人的下落并没有查清,朱载坖还曾经专门下旨,令汪道昆、戚继光查访觉昌安的子孙,尤其是塔克世的子孙,因为努尔哈赤祖父是觉昌安,外祖父是王杲,这等出身,指望他能够效忠大明那简直太可笑了,朱载坖要求汪道昆务必用心查访。
但是汪道昆和戚继光经过查访之后还真没有找到努尔哈赤的踪影,有可能死在乱军之中了。对于这个结果,朱载坖并不满意,严令汪道昆必须缉拿此獠,除恶务尽,同时令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孝派出锦衣卫密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