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打来孙也不愿去营救觉昌安,他已经收到消息,大明这次可是调集了重兵,对于剿灭觉昌安是志在必得的,自己要是率兵前往救援,恐怕到时候免不了和大明一场血战,这是何苦来哉呢?
但是打来孙也很清楚,若是不去救觉昌安,以后他就再不要想在女真部落中有盟友了,一个背信弃义的蒙古大汗,很难在女真部落中找到盟友的,毕竟现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大明对于叛逆是不手软的,若是打来孙对于觉昌安的求援置之不理,那么以后谁还敢和打来孙联手。
所以打来孙很清楚,觉昌安是必须要救的,否则以后打来孙要想进犯大明,难度就会成倍增加,面对这样的情况,打来孙只能选择去想办法救援觉昌安。
其实之前打来孙就和觉昌安就此事沟通过了,打来孙认为面对大明的大军,撤走就行了,蒙古人一向逐水草而居,对于什么城市,根本没有什么可留恋的,既然大明大军来袭,那就撤走罢了。
打来孙自认还是比较了解大明的,官军虽然来势汹汹,但是不可能在辽东久住,肯定是需要尽快将觉昌安剿灭以复命的,只要觉昌安这个时候放弃自己的地盘,向北迁移,官军未必会揪住觉昌安不放,毕竟由于后勤的关系,官军不可能长途跋涉深入极北来打击他的。
至于什么城市、寨子,在打来孙看来根本没什么用,不如完全放弃,就留给官军就是行了。
这也是蒙古人的一向战法,他们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城市之类的东西,所以在打来孙看来,完全没必要和官军死磕,现在官军声势浩大,放弃这些东西,离开就是了。
但是觉昌安坚决不同意这样做,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女真人和蒙古人是不一样的,蒙古人是游牧民族,没有所谓城寨的概念,放弃了也就放弃了,确实没什么可说的,但是女真人并不是游牧民族,而是渔猎民族。而且建州女真由于和大明相近,已经学会了耕种等技能。
并且在关外建有自己的据点,开始耕种等事情,一旦放弃自己的地盘,对于建州女真来说,损失是极大的。
而且觉昌安信不过打来孙,大明眼下确实是来势汹汹,必欲置建州左卫于死地,但是一旦觉昌安真的按照打来孙的建议放弃自己的城寨,学蒙古人跑到极北之地去,那就很有可能被打来孙所控制,到时候女真人无非就是沦为蒙古人的炮灰罢了,在这点上觉昌安是很清楚的。
所以觉昌安坚决不肯放弃自己的地盘,而是希望打来孙派兵援助自己,他再号召野人女真、王兀堂等部的人员,凭借自己对于地形的熟悉,和大明周旋,觉昌安相信,大明不可能长期在辽东保持重兵的,一旦粮秣耗尽,大明不得不退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