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对老朱的钦佩(1 / 2)

李善长微微摇头,“此等惊天国策计谋,绝非我等所能想象,皇上身边有高人呐!”</P>

“哦,对了!”</P>

胡惟庸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一般,对李善长道:“听说,皇上今日开金口允了一个侯爵,要在明日朝会上当众册封呢!”</P>

“嗯?可知这新晋的侯爷是什么来历?”李善长顿时警惕起来。</P>

胡惟庸想了想,摇了摇头。</P>

“只知道皇上册封其为承运侯,其他一概不知。”</P>

“承运侯?”</P>

李善长目露思索之色,口中轻声呢喃。</P>

大明非军功不得封侯,此乃大明之初便定下的铁律。</P>

他李善长能以文官之首成为韩国公,还是因为当初辅助老朱之时的军功积累。</P>

大明的文官里,除了他,还有封爵的,就只有诚义伯刘伯温,和忠勤伯汪广洋二人。</P>

刘伯温是因为战事出谋划策累军功封爵,但也算得是破格封爵了。</P>

而汪广洋不同,他因为投靠老朱比刘伯温早了五年,那会儿老朱连块儿落脚之地都没有。</P>

开国之时册封的二十八侯,排在前面的都是最早跟着老朱打天下的人。</P>

当然,汪广洋能封伯爵,可不只是因为他有眼光,其战后对地方的安抚重建,才是最大的功劳。</P>

老朱每打下一个地方,汪广洋就会负责教化王令,安抚百姓,重建地方,不可谓不劳苦功高。</P>

这才是老朱赐爵‘忠勤伯’的根本原因。</P>

哪怕给封了个伯爵,没有铁券,还不世袭,但汪广洋的俸禄可比诚意伯高了很多。</P>

所以,如今大明几乎已经稳定了下来。</P>

如今朝中的大事小情,基本上李善长都了解,并未知道有什么能够得上封侯的功劳。</P>

现在突然地冒出来了个承运侯,让李善长嗅到了极为不寻常的讯息。</P>

他可不认为皇上真的是脑子一热,就做了决定。</P>

“恩师,明日的朝会上,我们怎么办?”胡惟庸开口问道。</P>

李善长沉思良久,摇了摇头,“如今朝局复杂,一动不如一静啊!”</P>

“是!学生明白了!”胡惟庸恭敬答道。</P>

待胡惟庸离开之后,李善长轻叹自语。</P>

“上位啊!唉!”</P>

“看来老夫真得走了!”</P>

……</P>

徐妙云才回到魏国公府,便有侍女前来,说是谢氏请她过去。</P>

一见面,谢氏就拉着徐妙云问道:“听你父亲回来说,皇上又给你赐婚了?”</P>

徐妙云脸色微红,低垂着眼眸。</P>

心中顿时明白了,马皇后召自己入宫,就是为了自己的婚事。</P>

一想到那丰神俊朗的杨鸣,还有他的那些事迹,脸颊不由微微泛起了红晕。</P>

“女儿今日入宫,一直陪在皇后娘娘身边。”</P>

谢氏不满地埋怨道,</P>

“唉!你爹那个糊涂蛋,不知怎么想的,竟然又应了下来了,这是把你往火坑里推啊!”</P>

徐妙云低头道:“儿女婚事,自有父母做主!皇上皇后一番心意,岂可轻辞?”</P>

“唉!倒是苦了你了!让前后这么闹腾的!”谢氏心疼地拉着徐妙云的手。</P>

徐妙云低头不言,心中却是对杨鸣更加多了几分好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