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刘皓还特地嘱咐何诚,说,为了达到这静心养神的最高境界,每人需抄写经书一百遍。
听到这个消息各个宫里的嫔妃们都像霜打了茄子一样蔫了。
一百遍的经书抄写,够那些娇滴滴的妃子受了,她们人人都是从小娇生惯养的小姐儿,谁见过这么玩命的抄写过经书?更何况现在抄写经书的人还是自己,她们都在抱怨这皇上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要让她们在这里抄写什么经书,还静心养神,她们烦都烦死了,还静什么心,养什么神,真是的。
最终宁妃一人开始带头抄写经书,一笔一落,不急不躁,全然尽显大家闺秀之风。
大家看的心中更是急躁,有人实在是忍不住了就过去问宁妃,“姐姐,您倒是说句话啊,这大家不明不白的被皇上扔在这抄写经书,大家心里都十分的着急,可您怎么都开始超开了?”
“为人之道,戒嗔,戒痴,戒怨,戒恨,戒喜,戒怒,戒哀,戒乐,若这八戒你们做到了,自认是明白皇上心中所想是何物了。”宁妃手上的笔依然没有停过,她在乱成一锅粥的众人面前十分平静,就像是湖中泛起一阵又一阵的涟漪中那座不曾动摇一份的亭子,就那样立在众人中间,不骄不躁。
宁妃再次开口,“如今真是多事之时,朝庭出了那么大的事情,皇上哪里还有心思去考虑立后一事,你们如今一个又一个的动歪心思,皇上自然是心烦,如今让各位抄写经书,算是让各位反省反省,作为姐姐,我在这里给你们一些不明所以的人点明了,聪明的人,应该是知道怎么办的。”
语毕,宁妃拿过另外一张纸,施施然揭过经书的一面开始抄写另外一面,大家听到宁妃点出了皇上为何让她们来此处抄写经书的原因,终于明白过来,心中十分惶恐,也不再抱怨,乖乖的开始自己找地方在静心殿里安静的抄写经书。
翌日。
唐可辛去静心殿找宁妃,一旁的太监上前告诉她,宁妃娘娘已经回梓玉宫了。
她又转道去了梓玉宫,刚进宫就闻见了一股清新扑鼻的桂花香味,让人顿时心旷神怡,怪不得这皇上喜欢来梓玉宫,这别说皇上了,就连自己一进这梓玉宫,一闻到这满园的清新空气,自己都觉得心中所有的烦心事顿时烟消云散,一派清净,皇上一来肯定也是舍不得离去了。
见到宁妃后,唐可辛对着她恭敬的行了礼,唐可辛从小便没有娘亲,对于娘亲这一方面实在是生疏,她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相处,每次见了宁妃都有些生硬的向她行礼,搞得宁妃有些摸不着头脑,自己的女儿一向与自己感情都是很好的,可这自从回宫后就像变了个人一样,与自己十分的生疏,此前她还不相信蓝姑的话,如今她也是信了。
轻轻扶起唐可辛,宁妃将她拉至一旁坐下,慈爱的笑着说,“去,将今日刚刚做好的桂花糕取来,让三公主品尝品尝,看看本宫的手艺退步没有。”
宁妃抬手抚了抚唐可辛的脸,有些伤感道,“唉,这才几日不见,为何母妃又觉得辛儿有些消瘦了?前些日子母妃与你父皇一同商量着你与连儿的婚事,母妃真想反悔,母妃实在是舍不得你,这才刚刚回宫,又要嫁出去,母妃心里真是难受。”
唐可辛叹了口气抱住宁妃,似安抚一般轻轻拍了拍她,“母妃,女儿只不过是嫁给本国人,又不是远嫁他国,母妃若是日后想念辛儿了,辛儿定会进宫前来看望母妃。”
宁妃是三公主的母妃,如今自己成了三公主,自认要好好代她照顾好她的母妃,不然,那九泉之下的三公主该有多难过。
宁妃也算是看得开的人,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拿起婢女送过来的食盒里的桂花糕,轻轻的送至唐可辛嘴边,“辛儿,尝尝,这是你最爱吃的,母妃今日本想给你送过去,可你这丫头真是赶巧了,倒是省了我去,快,尝尝。”
唐可辛张嘴去尝,果然,那种酥爽的口感是她从未有过的,桂花的香甜里竟然还伴着淡淡的甜酒味,这母妃的手艺竟然这么好。
待嘴里的桂花糕咽下去后,唐可辛立刻拍手叫绝,说这是她吃过最美味的食物了,顿时把宁妃乐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随后又差人给皇上那送去一盒,一并尝尝。
茶饭过后,唐可辛的话题终于步上正轨。
“母妃,这国母的位子您有没有兴趣。”
宁妃看了看唐可辛,却上前捂住她的嘴,摇了摇头,“你这孩子,妄不敢口无遮拦,这隔墙有耳。如今柳后被打入冷宫,你我二人的生活刚刚平静下来,这后宫之中讲的是安稳,如今去争抢皇后之位岂不是又处在风口浪尖上了?”
唐可辛拿下宁妃的手,说道,“可您难道不想稳中求胜?外公多年来只做工部尚书,肯定也受了不少认得气,您若是当了皇后娘娘,外公在别人面前也会跟着更上一层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