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公葬礼的其它仪式,李雍本人便不再参与,而是只派一个使者前去意思一下。</P>
有关阅兵的准备,高晃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他亲自去景明殿向李雍汇报。</P>
“陛下,臣和杨将军郭将军已经将阅兵之事准备的差不多,就剩陛下的出场了。”</P>
“高兄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妥让朕放心。”</P>
交给高晃的事,基本上就没有让李雍不顺心的。</P>
“陛下要选定哪些人一起去阅兵?”</P>
李雍思索一下,他认为武将要去,部分文官也要去,但是皇子要不要去,李雍还是有些拿不准。</P>
“你看皇子要不要去?”</P>
“陛下,臣只建议太子去。”</P>
阅兵是一个政治意味很浓的事,高晃和李雍不会同意齐王出现在那里,太子去刚好满足高晃的想法。</P>
“好,那朕就要求太子也一起去。”</P>
说到皇子,李雍当然最为看中太子李乾,也愿意去培养他。</P>
“高兄你去不去?”</P>
“臣一介留守文官,便不去参与那些事,不如陛下选定兵部和户部的人去看看?”</P>
作为常年留守后方的文臣,高晃认为自己并不需要去看阅兵,反倒是户部和兵部的官员可以去看看。</P>
“依朕看,就选几个兵部的官员去看看,户部就不用去。”</P>
“臣明白。”</P>
高晃出去后,李雍终于等来李乾。</P>
“今日先生似乎让你留的有点久。”</P>
李乾向李雍解释。</P>
“回父皇,儿臣碰到一个问题,向先生请教,所以来晚了。”</P>
“什么问题?”</P>
“儿臣问先生,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是否有违圣训:贵德而贱利 ,重义而轻财。”</P>
李乾这个问题颇有深度,引起李雍的兴趣。</P>
“先生作何解释?”</P>
李乾回想一下刚刚先生讲的话,然后对李雍说:</P>
“回父皇,先生讲:专营、专卖政策并非完全追求利益,而是为了维护国家稳定、民生改善。</P>
国家通过专营、专卖获得的收入,可以用于国家建设和民生改善,体现了“贵德”的一面。</P>
国家实施专营、专卖政策时,需要权衡国家利益和民众利益,体现了“重义”的一面。</P>
但在实施过程中,政府也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干预经济,保持市场经济的活力。”</P>
看来那个先生倒也讲的很可以,并没有空读书然后读成固化脑子,李雍十分讨厌读死书的人,那样的人不过是一个长着人模样的书本罢了。</P>
“那你对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有何见解?”</P>
对于先生的说法,李雍还是挺满意,就是不知道李乾的看法如何。</P>
“儿臣以为: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间经济的发展,但也是为了维护国家稳定、民生改善。在实施过程中,朝廷需要权衡国家利益和民众利益,保持民间经济的活力。所以朝廷可以试着去做,但不能做的太过。”</P>
李雍点了点头。</P>
“你说的不错,可惜许多事说的容易做的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