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不过闲聊(1 / 2)

周公庙不大,几个大殿和一些厢房,这里祭奠周公日常开放不做他用,广场倒是有几个商贩,听他们说要大集市的几天这里才热闹。</P>

杨元奇倒是觉得叶楠似乎对这里更为熟悉。</P>

叶楠说:“听闻当年司马相公就在这里着《资治通鉴》?”</P>

杨元奇道:“这就有点牵强附会,司马相公家在洛阳,时常过来可能有,这里既然有集市,不会是个着书的好地方。”</P>

叶楠微微点头:“你这么一说有道理,这么说传闻是给司马相公贴金咯?”</P>

杨元奇哈哈的说:“那还是在这里吧,要是传闻有点广,我这么一说,仔细不被他的徒子徒孙折腾死。”</P>

叶楠咯咯笑:“杨公子不像是怕事的人啊。”</P>

杨元奇道:“那也得看对上谁,我可遭不住文人士子的抨击。”</P>

叶楠说:“哦,公子是官府中人?”</P>

杨元奇也不隐瞒:“将门!被青衣定为粗胚的那种。”</P>

叶楠不语。</P>

杨元奇:“怎么?我这模样更像读书人?”</P>

叶楠笑说:“还是当你读书人吧。真希望司马相公当年能让大西北长治久安呀。”</P>

杨元奇一顿:“你既然是边民,当知大西北有西夏之患,如何安宁。至于司马相公?我是将门,我从不认为没有剑在手能有安宁。要不我们这些将门何用?”</P>

叶楠道:“当年宋辽不是一样纷争,最终不也是找到了和平相处的方法。”</P>

杨元奇说:“澶渊之盟没有宋军事上微略的优势,我不认为会和平。夏现在梁氏当政,更是以党项习俗行律法,偏于游牧,那就一定会有战争,老天爷行事不以人为准则,哪一年一个残酷的气候就会要游牧人的命,他们养不活自己的。”</P>

叶楠眉头锁了起来:“宋始终占据最适合生存之地。”</P>

杨元奇这时候摇头:“不!是汉人学会适应生存,从远古开始就试着改变利用这个自然,大禹治水就是明证。”</P>

叶楠说道:“周公当年定礼乐分封诸侯,到头来不一样礼崩乐坏,诸侯之间相互征伐,和生存有关系吗?!”</P>

杨元奇道:“……”这话实在不好答。</P>

叶楠说:“有机会总得安宁下来才好呀,我想这也是大西北人最想要的生活吧。”</P>

杨元奇没接这话,只是有些好奇:“小娘子对政事似乎过于上心,不像个小姑娘。”</P>

叶楠语塞,叹道:“儿时深受飘零之苦,就多了些思索,只希望能少点纷争。”</P>

杨元奇想想还是算了,萍水相逢不必追根问底。</P>

杨元奇说道:“要是人人都像你这般想,倒也使得。不过我们这个将门就没啥用了咯,读书我又搞不过那般书香门第。只是小娘子,这世间又如何会没有纷争呀!”</P>

“嗯!这倒是……”叶楠说道:“今日遇见公子倒也是幸事。”</P>

杨元奇回:“能遇见美丽的女子也是我的幸事,今日就此别过。”</P>

叶楠道:“就此别过,他日有缘再遇就是熟人了。”</P>

“哈哈!绝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