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这位柳相真的有好本领,大谋略,张云龙甚至觉得,一刀砍了这个妖孽才是对大秦最好的。</P>
因为这么拍马屁的人,以前只有一个,齐国的竖刁!</P>
陶实听到这话,如梦初醒,连忙看向高台之上的始皇陛下。</P>
只见咱们这位陛下,面容之上没有分毫波动,只是静静地听着。</P>
如此模样,他陶实要是再不懂意思,那就真的连淳于越这个儒家蠢猪都不如了,还不如直接撞柱子死了拉倒!</P>
“柳相说得对,是我陶实目光短浅了!”</P>
“启禀陛下,两位公子的仪仗规格,定为十有二旈,御驾六,旗九刃,祀十二牢,此乃附合礼制也!”</P>
“臣之前安排不周,请陛下责罚!”</P>
陶实擦了擦脸上的汗,连忙开口。</P>
怎么也没想到,拍马屁弄个上公规格的仪仗,结果陛下和柳相二人都不满意啊!</P>
这一下好,马屁没拍好,等到两位公子回到咸阳这么一听,说不得还觉得他这个宗正在怠慢他们呢!</P>
“无妨,还有两日,着心准备便是。”</P>
始皇陛下并未降罪责罚,反倒是对陶实投下些许赞许目光。</P>
宗正之位,责国家仪仗,祭祀。</P>
经今日之事后,陶实这个活泛性子,也会将其他的规格相应更改。</P>
倒不是说好大喜功,而是....始皇陛下已经在开始思虑曾经柳白提议过的一句谏言:百姓归属感。</P>
祭祀,仪仗的规模,是为了树立国家的形象,再以周朝的‘天子论’来施行,多少对于如今的大秦有些‘不尊重’了。</P>
“臣,多谢陛下!”</P>
陶实连忙行礼,顺道着对着柳白投去一道感激的目光。</P>
多亏了这位柳相啊,不然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圆。</P>
...</P>
“多谢柳相,多谢柳相啊!”</P>
退朝之后,陶实抓着柳白的手,也不顾别的大臣们的眼光,就是开口道谢。</P>
反倒是柳白,洒然一笑:“你我都是为大秦办事,何谢之有。”</P>
“咱们大秦的仗还有很多,到时候本将军凯旋,还要仰仗宗正办个隆重的迎归礼呢、”</P>
说罢,柳白对着陶实眨了眨眼,将政治场上的和善,做到了满分。</P>
不知不觉之间,他对于这些朝堂之上的交锋,朝堂之下的交际,都变得游刃有余起来。</P>
这不是天赋,</P>
而是一点一点看,一点一点学、</P>
很困难,但真的有用,对自己的梦想有用。</P>
当然,柳白内心的真实想法是:老登!撒手,本相的下班时间,能不能别占用了啊!</P>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P>
陶实原本满脸笑意感激,一听到柳白自称将军,还说起‘凯旋’这类的胡话,也是连连讪笑。</P>
一旁的臣子,不管文武,皆是对着陶实投以鄙夷的目光。</P>
叛徒!</P>
.....</P>
丞相府内,萧何奋笔疾书,以单身多年的手速,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奏疏,请求始皇陛下为韩信主婚。</P>
当然,落款这地方,用的是柳白的印章。</P>
写好之后,龙且便派锦衣卫送入章台宫内。</P>
结果...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旨。</P>
“嗯....阿平,你说,韩信这小子得军功,封将领,赏军爵,还能大婚。”</P>
“这么多喜事儿放在一起,本相送点什么随礼呢?”</P>
柳白冥思苦想,对于人家婚宴随礼,端的是犯了后世年轻人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