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晋封(第二部第二卷“将星陨落”)(1 / 2)

剑破诸天 大阡 1696 字 1个月前

八月二十六日早晨,洛阳内城皇宫显阳殿早朝。

录事参军元晏正在品级台前奏报:“启奏太后、陛下,以上即为定州瀛州前线的全部情况,定州方面、征北军方面分别掌控了叛军的主要首领,按照事先约定,此刻征北军已经接到叛军的正式投降书,并于今日洽商受降细节,故此征北军对鲜于修礼的讨伐已经胜利完成任务,请朝堂对征北军下一步的安排需要做进一步的安排,尤其大都督骠骑大将军已经上表,在受降仪式前就要准备回朝复命,以表其对朝廷的忠心,其情可鉴,请太后、陛下明断。”

太后道:“兵部,元爱卿所奏,可有前敌更新的奏报可支持。”

北魏这个时候还没有正式的兵部,兵部的事情归太尉府统筹,但已经有七兵尚书的官职,目前由李宪出任。前年李宪出任持节、安西将军、代理雍州刺史,很快担任七兵尚书,加抚军将军,转任镇东将军。去年元法僧占据徐州反叛北魏,诏令李宪担任使持节、征东将军、徐州都督,徐州平定后,仍以李宪担任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征东将军、扬州刺史、淮南大都督。今年7月,梁武帝派遣平北将军元树、右卫将军胡龙牙、护军将军夏侯亶等人前来进攻寿阳,李宪率领儿子李长钧等分头迎战,结果李长钧战败被俘,李宪正苦苦支撑。

太尉元悦出班道:“启禀太后陛下,兵部昨日已经收到前敌传书、以及元渊大都督关于回京复命的奏报,今早接到加急战报确认元晏参军带回的消息是准确的。”说着简单重复一些关键内容,并把相关奏折呈递上去,太后看了看,传给小皇帝也看过。

侍中、车骑大将军、左仆射、仪同三司城阳王元徽出班道:“启禀太后陛下,既然定州叛乱危机已经解除,且元渊大都督上报执意离开,微臣建议应同意骠骑大将军的奏请,同时寿春战事吃紧,李宪都督苦苦支撑,应该委派他率兵南下,以解寿春之围。”

元徽与元渊仇恨极深,所以他一开言,不用问都知道,是怕元渊接受投降后,无论声望、实力都会瞬时超过他,极有可能回京后的官职也超过他,所以元徽一方面要及早把元渊抽调出来,躲开即将到手的各种荣誉和嘉奖,另一方面继续把元渊支开,远离权力中枢,还想着抓个元渊的一时错误,重重的打压他。

安南将军御史中尉郦道元出班道:“启禀太后陛下,微臣以为左仆射所言不妥,首先叛军投降事宜尚未落地,随时都有可能有变化,提前调离主帅,于后续工作不力,也容易引起叛军不稳,而寿春前线尚有安丰王元延明等协同作战,不必急于一时,所以微臣建议元渊大都督暂留在北境接受叛军投降,待一切稳定后,微臣愿意再去北地督促实施以州改镇,并换回元渊都督另委重任。”元徽和郦道元意见不同,群臣各有拥护。

郦道元的仕途也总是一波三折,之前在东荆州因为苛政被告免官;前年起复河南尹因为得罪人,再次转为黄门侍郎被派到六镇推行改州,结果没等去就成就返回赋闲;去年因元法僧反叛再次启用为持节侍中东道行台,回来后正式任职御史中尉,不过又因为得罪元徽、元悦等,被派出去随元琛大军进行镇改州,结果再次无功而返。

等着大臣们议论了几句,太后看了看小皇帝,她虽然倾向于元徽意见,可也知道这个时候调回元渊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于是道:“我看郦爱卿所言有理,北境虽然鲜于修礼叛乱算是有着落了,但还有杜洛周未平,所以元渊大将军的奏折安排算是很细致,那就暂时让元渊继续留守,待安顿好叛军,并布置好平定杜洛周的准备工作后,再另行安排,陛下以为如何?”

小皇帝拱手:“一切全凭母后定夺。”元徽听了只好无奈归班。

这时,元雍在座位上行礼:“启奏太后、陛下,太后陛下英明,对北境的人事安排十分稳妥,可以确保平叛工作有序进行。微臣另有一事,元晏大人,受朝廷委派以谘议参军事身份,实地调查元渊大都督停军不前坐忘非图的嫌疑,如今不但澄清事实,而且参与策划并成功实施劝降鲜于修礼叛军投诚一事,可谓居功至伟,微臣建议应予以嘉奖。”

这件事倒是没人反驳,毕竟因为元晏的亲临前敌,既解除了元渊的后顾之忧,又为朝廷立了大功,同时还促成元渊自动解职的奏折,可谓各方都得利。太后笑道:“丞相之言甚合我意,各位爱卿看看,应该如何封赏,尚书令,这是你的职责,你怎么看?”

元略虽然知道元晏的事儿大伙都不反对,但如何安置他可做不了主,于是道:“微臣以为,既然是丞相推荐,想必心中已有计较,还是听听丞相的意见为好。”好多大臣跟着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