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黄昏,昭仪尼寺大门进出的人员开始逐渐稀少,徜徉在春暖花开气氛中的人群逐渐回家。这时,从寺门中走出几个人,前面两个一位是一个女尼,身材瘦小,头戴斗笠,脸蒙轻纱,看不出样貌,但从行动举止,能看出来应该岁数不老。另一位是个10岁多胖胖的小女孩,她也带着轻纱斗笠,同样看不见面容。女孩一手被女尼牵着,背后还被一个包袱,像出门的样子。她俩身后跟着两个稍微年轻一点的女尼,同样带着轻纱,但能看见模样。</P>
几个人缓缓的出了昭仪尼寺的大门,然后顺着御道一直南走到开阳门,穿过开阳门,进到城外。二个青年尼姑开始走在前边领路,奔着西南方向穿街绕路。这时候,天色逐渐开始发暗,小女孩有些害怕,扭头对女尼说:“姥姥,我们还要走多久才能到啊?”</P>
女尼道:“就快了,前面不远就是辟雍,过去不远就到,那里有许多小伙伴都在等你呢。”</P>
小女孩听了立刻转忧为喜,不过没走几步,她突然蹲下说:“姥姥,我累了?”</P>
女尼本来领着女孩,见女孩脱手,便停住脚步,回头看看来路道:“哦,我们已经走了很远了,萍萍如果累了,就让姥姥背着比吧。”说着过来就要伏下身子。</P>
前边的年轻女尼姑回来道:“师祖,您快起来,还是我们背吧。”</P>
女尼犹豫一下,道:“小丫头很重,你们怕背不动吧。”</P>
一个壮实一点的尼姑道:“没关系,反正没多远就快到了。”说完,她俯身把小萍萍背起来,萍萍果然很沉重,要比一般10多岁的女孩子重许多,那个女尼咬了咬牙才站起来,嘴里不停的嘟囔几句:“小妹妹,你为什么这么重啊?”</P>
女孩正是丢失的萍萍,她没有回答,而是咯咯的乐了起来,以前她占了便宜,尤其被孙云等几个大哥哥背起来的时候就是这样。女尼见萍萍转瞬忘掉害怕和孤单,便放下心来。</P>
几个人很快来到辟雍大院的东墙外,辟雍是东汉时候的太学,主体建筑呈圆形布置,并且把洛水引过来围绕在辟雍的四面,象征法天,教化流行。太学院落占地很大,西边相邻平昌门大街,南边也是一条御道,街口的西面就是灵台和佛塔院落,再往西是双女寺。街口东南角是明堂院落。明堂建筑群规模也不小,五室九阶、四门八窗,主体建筑上圆下方。西南角也有一片高门大院,馆阁宽大、屋宇华丽,不知道是谁家的,宅院往南是洛河北岸。</P>
四个人从辟雍太学大院的南路绕到平昌门街口,正准备往灵台大院过去,忽听灵台院落里钟声响亮,人声喧哗,应该是有佛事活动。女尼听了听,说道:“灵台处此刻太喧闹,南边的那处馆宇还挺宽阔,我们先到那里休息片刻”说着跨过街口往西南走去。</P>
这时,那个没有背萍萍的瘦小尼姑突然止步说道:“哎?不对呀,我前几天来的时候,没看见灵台佛塔的南边有这么豪华的楼宇啊,师兄,你记得吗?”</P>
高点的尼姑听了,立刻抬头,她看见远处的高门大院后,也是一愣,不由得把萍萍放下来,然后擦着脑门儿说道:“是啊,好像没有,哎呀,我也记不清了,也许有吧。”</P>
小尼姑摇头反驳道:“不对,我记得清楚,灵台之南明明就是对着洛河,很开阔,是一片很高的河堤,哪有没有这么片大房子?!即便有也是几个零星低矮的住宅。”</P>
女尼皱了皱眉道:“你们两个死妮子,看个道路,还能记错。洛阳繁华,洛河南北里坊交织,又有四通市相连,你们从小长在农村没见过世面,也许记错了。算了,我们要去的地方正好就是灵台南边的古井附近,这里既然有人家,必然是洛阳本地住户,我们顺便可以打听一下古井的位置。”说完,她领着小萍萍,穿过街口沿着道边的涌路奔向高宅大院。</P>
高个尼姑一边走一边摸着脑袋,还是没想起来到底是不是他俩谁记错了。矮个女尼则是嘴里不停的嘟囔着什么。小萍萍与她们相反,看到大院的瞬间,脸上立刻乐开了花,自言自语也不知道说着什么。三个尼姑看了她一眼,大概已经了解萍萍的病症,所以对她的表现并没有觉得异常,很快她们便来到了院门口,只见府门上写着“雒俯”。</P>
雒字是老雒阳的习惯,难道雒族的后人还有?继续看,只见院门大开着,像这么阔气的宅院通常会有门童或看门老头,不过他们家倒像个佛寺道观,大场四门,却看不见一个人。高个尼姑道:“师弟,是不是我们真记错了,这里也是一处舍宅而立的佛寺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