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延年里高阳王府外,几顶小轿依次落地,王府中门大开,庶长子元端和夫人,元家子辈、孙辈几个人门前站立。这时轿门打开,李王妃、元雍嫡子元泰、元泰夫人、女儿元颖、女婿李潼、外孙李辰等人都下了轿来到门前。元端先给王妃见礼,之后妹妹、妹夫过来给兄长见礼,大家说了一通客气话,然后大家按次序走进王府。</P>
客厅里高阳王元雍在地中央负手站立,王妃与嫡子先进屋见过礼,后招女儿女婿觐见。元颖由下人搀扶,李潼陪着进到厅内。元颖看到元雍,口喊父亲,扑通一声跪倒放声大哭。李潼和李辰也随着跪倒身躯参拜。</P>
元雍见女儿悲切呜咽、泣不成声,不觉也是老泪纵横。他拉着女儿的手,看着女儿漂亮的面容已经略有皱纹,想起续妃崔氏。崔氏是博陵崔显的妹妹,年轻的时候十分美貌,是雍王的妾侍,雍王对她十分宠爱。正妃卢氏死后,便要立崔氏为妃,并上报宣武帝请求准许。但北朝自从孝文帝汉化改制开始,极其讲究门第,崔氏世号\\\"东崔\\\",地寒望劣,因此一开始,世宗认为不妥加以阻挠,后来时间长了,也就默许。再后来,崔氏一方面岁数渐长,皮肤渐老,与元雍的妓妾自然无法相比,同时她还性格不好,惹得元雍烦恼,逐渐疏弃。这个时候,崔氏发现端倪,便为儿女寻找依靠,经人说和,把女儿元颖远嫁赵郡李氏次枝。延昌已后,元雍更是多幸妓侍,近百许人,而对于崔氏,变本加厉别房幽禁,仅给衣食,不给婢使。崔氏儿女在京城或不远的,欲省其母,必启闻,许乃得见。再后来,崔氏病故。而一晃十几年,元颖除了十多年前回来为母亲出殡之外,再也没有回过娘家。</P>
哭罢多时,元雍擦擦眼泪说道:“儿啊,快起来吧,别哭坏了身体。”“谢父亲,父亲这些年您可好,都想坏女儿了。”“好好,都起来吧。”儿媳把女儿搀起来,儿子把女婿扶起来,大家落座,李辰起身,在父母身后站好。</P>
问安等诸多礼节过后,李潼名人把礼单礼盒呈上来,礼物很多,元家上下都有,女儿女婿多年头回省亲,过场不能失礼。元雍点头,让元端收下。元端看看都是些土特产,贵重之物不多,知道李潼职位很低,为官清廉,平日没有积蓄。</P>
王妃说:“颖儿,让佳婿与你父攀谈几句,我与你的嫂子陪你到后面说说话,顺便到你母亲的房间看看,聊以慰藉吧。”“多谢母妃。”李氏是元颖小的的时候,就先到王府来的,以前俩人关系就不错,她的婚姻也是李氏从中帮助在李家找的,因此俩人感情更不一般。</P>
几个妇道人家进了内宅,元雍又恢复了矜持,稳了稳肥胖的身躯,问道:“贤婿,现官拜何职啊?”“回岳丈大人,小婿未思上劲,仅仅在家乡高郡做光迎主簿。”</P>
主簿虽然是朝廷任命,但地位并不高,但加上光迎二字,即可候缺县令县长、县尉或县丞等实职。只是候缺候缺,必先有缺,缺少人多,若想不排队,那就需要打点。</P>
雍王说对庶长子远端说:“端儿,高郡离京城不算远,你给问问,有没有县令的实缺,如果郡的中正或君丞有空缺更好,这事儿你看这安排吧。以后辰儿渐渐长大,家门总是浊吏,也影响他的仕途。”雍王看样子,不愿意继续与女婿谈论他为官之事,便把话题转到李辰身上。“贤婿,辰儿的表现,最近我是看在眼里,不但多才多艺,尤其剑士比武我也听说了,甚觉可塑,看来你和颖儿都教子有方啊。”</P>
“多谢岳父大人赞誉,辰儿容貌性格多像母亲,骑马击剑颇似草原雄鹰风范,一定是继承了母亲祖上的高贵血统。相反他的哥哥李克则只善长字画工笔,很早就外出经营生计。”</P>
雍王看看李辰又说:“辰儿,现在美仪和静仪与你已是同窗,听说美仪常常欺负与你,你却礼让帮助,有吧。”李辰说:“美仪喜欢寻根溯源,我们经常辩驳,是有的。”</P>
元泰说:“辰儿,不要迁就美仪委屈自己。”李潼说:“自家兄妹,哥哥照顾妹妹是应该的。”</P>
李辰说:“美仪不像你们说的,她还是很讲道理的,对了坚持,错了肯任。”</P>
几个人又说会京城和高郡之间的趣闻轶事,两族之间的亲戚往来,时间已经将到午时。雍王说:“端儿,你先陪贤婿,在府里随意走走,泰儿张罗一下午宴,为父体胖,稍事休息,一会儿我们宴席上再聊。”“是。”几个儿孙暂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