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说:“可不嘛,那时候离现在有三十年了。”萧月说:“我还记得,历山山脚下还有个舜井呢,传说大舜在历山躬耕留下的。有人说舜井和咱们眼前的泉水相通?”</P>
“能吗?这么老远,那得地下有个暗河相同才行啊。”“我也不知道,传说是这样的?郦爷爷没有记载。或许是大家猜的吧。”</P>
“我觉得是真的”这时身边的一个人说道,他俩扭头一看,是一个20多岁、书生打扮的青年,个子高高的,相貌威风、又潇洒飘逸,肋下佩戴一把长剑,缀着金穗。长剑剑身比普通的剑匣宽很多,好像持剑的人力量比较大。但稍微仔细一看,发现原来剑是木头的,通体、而且没有剑匣,完全就是技击比武时的木剑差不多,只是宽许多,像闸刀。书生笑笑,继续对他俩说:“我听老辈人讲,有人试过,在舜井投过麦麸,一天一夜这边的泉眼便冒出来。”</P>
“这么神奇啊。”孙云看这个大哥哥和蔼亲切、知识渊博,觉得很投缘、一点没有拘束,就问:“那真有直通的暗河啦?”木剑青年说:“暗河一定有,但不一定是直通的,应该是一个大网,要不然历城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泉眼呢。”</P>
孙云看木剑青年的宝剑缀着金穗,一看就是金剑武士的标志,便又问:“兄台,您也是金剑武士吧?怎么配班剑呢?”青年笑笑:“哈哈,差不多吧。我原来也使铁剑,而且是一把名剑。但后来与人比武,还是被损坏了。因此我醒悟,再锋利的宝剑只有和自己心灵相通才会有作用,否则只是一件器物。如果能应用得当、配合自如,哪怕是木剑也一样的。”</P>
“一样的?”孙云看着木剑青年有些糊涂,一时没有回过神儿来,便停了对话。这时同学们逐渐的回来,也都围了过来,李辰听了极为钦佩,接话道:“仁兄见解果然非凡,我等佩服之至,我们也好学剑但还是武生级别,没参加过剑士比武呢。以后有机会一定请多指点,请问您贵姓大名?”木剑青年道:“呵呵,不敢当,以后常切磋可以的。在下姓仲名图字子绍,外地人,来此游玩,外带见个的师兄。看你们好像是太学生,也不是本地的吧?”</P>
“我们是京城的太学学生,”王先把众人也都介绍一遍,然后说;“因为有点特殊的事情,到这边办事。真是太巧了,在历城与您见面,您府上是哪里啊?”</P>
仲图说:“我家在曲阜,很好找的,如果你们有时间可以去玩玩,我一定尽地主之谊。好了你们继续游玩吧,我去找我的师兄了。”李辰说:“多谢兄台相邀,他日您到京城一定找我们,我们好向您求教。”</P>
“呵呵,一定。”仲图很开朗,也不拘小节,他刚要转身离开。这时孙云还在思考他刚才说的话,没转过弯,见他要走,不得不张口又问;“木剑先生,您刚才说的,我还没明白。因为我没见过,也没有配过名剑,所以没有体会过。但是听人说极品的武器是有灵性的,他会和真正的主人心心相印,能激发主人的潜能。可是您刚才说的意思是,不要执迷于或者依赖于利刃。这好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我想问您,这两种观点,有对错之分呢?还是因人而异呢?还是各有道理、因时而异呢?”</P>
“小兄弟,我还不能说清楚,或者说即便我说的我认为清楚了,但你依然还糊涂。怎么说呢,要靠悟性,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仲图看孙云如此执着十分喜爱,但见他不能自拔,便又说:“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你解开迷惑,就是刻苦磨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修炼的境界跟上去,到时候其中细微的差别你就能有体会。这种意境只有修真者才能感到乐趣。”</P>
“谢谢,木剑先生,我懂了,您是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我的修为够了,这些都不是问题。”木剑说:“小兄弟,以后叫我大哥就行。我说的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P>
“那大哥,我还有个问题,我现在感觉武功开始停滞,也不知道是基础不牢固、还是动作不规范、还是天赋的问题。我老师说过,武学从武士级别进到侠士之前才是门槛,我却刚进三重武士初期,怎么感觉就停止了呢。”</P>
“所有人进了炼精化气的阶段,尤其进到三重,便开始增长缓慢,因为只有这时才会开始有迷惑,才会思考和总结。每个武者都会经历这个阶段,不算什么!只要不是长时间的停滞,都不怕。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不要担心,也不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