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风盛行,尤其士人也加入了剑士的行列,文人以佩剑为风雅。有了佩剑就有剑击,有了剑击,就有输赢,为了确定输赢就有规则,有了规则就形成一些比赛,因此,朝堂之上与民间乡里逐渐约定成俗了一些剑赛。国家举办的称为武士比武,也称剑士比武,根据举办层次的不同,分为国赛、州赛、郡赛和县赛。国赛的获奖者根据名次分为金剑武士、银剑武士和铜剑武士,州赛的获奖者包括州赛金剑和州赛银剑,郡赛的获奖者称为郡赛银剑和郡赛铜剑,县赛的获奖者称为县赛铜剑。而民间和县乡组织的比赛称为武生比赛,一般获奖者成为黄巾\/带武生、白巾\/银带武生和青巾\/带武生。武生比赛的年龄和实力都相差一个层次,常常成为武士比武的预选赛,或资格赛。两者的比赛规则也不同,武士比赛通常是三局五分制和一局五分制,而武生的比赛通常按官办和民办分一局三分制和一局一分制。</P>
由于人们对剑士或武生比赛的热衷,后来使得江湖之上与庙堂之中都极大的关注。江湖上的关注,演变成江湖人士的武林论剑的参赛名额与武士比武的成绩挂钩。而朝廷的关注,最终改变了武官的选拔制度,即由南北朝之前的中正制、荐举制,演变成隋唐之后的科举制。同时还规定只有获得剑士名次的人才允许佩戴宝剑,并按比赛成绩配发对应颜色的剑穗,没有名次的人只允许佩戴班剑。同样只有获得武生名次的人才允许佩戴班剑,并按比赛成绩配发对应颜色的头巾,没有取得名次并且没有戴冠的少年,连班剑都不允许佩戴。</P>
孙云他们师兄弟头上都带着武生巾,孙云、李辰和吴坚都是黄色,杨炯和王先是白色,田俪戴的是青色。所以人们一眼就知道,田俪最好的成绩是县乡的武生比赛得过第三名。因为每届比赛,第一名只有一个,第二名二个,第三名要三四个以上,因此很不值钱。</P>
昙任出场本来是冲着孙云挑战的,因为孙云一看就面容比较老成、岁数最大,刚才自报家门也是大师兄,因此他当仁不让就想和孙云比武,不曾想田俪自告奋勇先杀了上来。昙任一看田俪,岁数最小、是个女生、而且还是个青巾武生,心想:不用问她是来打前站的,我们这边今天一共才来了四个人,你们小弟兄有六个人。你们首先想用田忌赛马的战术来战自己,就是想用最不厉害的小女孩把自己换掉,如果自己不下场,你们就改用车轮战术把自己累到打败为止,想的挺美呀,我今天就不下场,我到底看看你们谁能把我打败。不过,昙现转念又一想,也不好说,刚才田俪他们已经看到我们的比武了,如果武艺平平,不敢上来挑战,既然敢来,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我不能太马虎,对手多了好几个人呢,我得保存体力、速战速决。尤其一局一分制,那就是一剑定输赢,我还不能防守,先下手为强。昙任打定了主意,丝毫不松懈,动起手来立刻抢先进攻,一心想在几个回合内,解决战斗,好对付下一个对手,因此他基本上重点是进攻,没考虑防守的问题。</P>
其实他真想错了,田俪没想用车轮战术,也没想用田忌战术,因为她虽然是青巾,实际上真实的战力是黄金武生,是去年县里比试的时候,愣让她爷爷老田给压下来的,今年刚要再赛,赶上太学大考,没有报名,所以说她的能力和吴坚一样,仅次于孙云和李辰。</P>
但昙任不知道这些,一上手光想进攻了,棋胜不顾家,这下坏了。没打了几招,加上田俪刚才看过小和尚们的招式,而和尚们没见过七星剑法,七星剑对于他们来说还很新鲜,没适应。此外,田俪他们从小就开始学武,二五更的功夫,从未间断,一晃有八九年了,就学七星剑,基础非常牢固。而小和尚多数不是从小出家,半道才开始少林套路习武,所以根基还浅、杂而不精。结果几招过后,昙任进攻不成,防守的漏洞却暴露出来,一个没留神,被田俪反背一剑,一道白印点在了肩头。一分制是一剑定输赢,他这一下就算失败了,不像三分制,还有捞的机会。昙任这个窝火呀,本来正常打,也许能获胜,没想到败的这么快。</P>
田俪一抱拳:“谢谢师兄承让。”说完跳出圈外,把剑放到原位,回归本队,笑呵呵的看着几个师兄,洋洋自得,她心眼挺多,胜了一场见好就收,不打了。孙云本来想说她几句,一看田俪获胜,知道这会儿说她,肯定无济于事,田俪准有一百个理由等着自己,只好作罢。那边昙任无奈,只好脸一红,退出圈外,头一低回到慧育身后。</P>
慧育看了看没当回事,比武么胜败是常事,尤其孩子们都不成熟,胜败偶然性比较大。于是招手让后边的弟子出场。他刚才观看昙任比武的时候,已经发现昙任的问题,他把这些问题,以及双方发挥优缺点都点评给弟子们听,等昙任回来,再对他说一遍,让他涨涨历练。</P>
再过来是是昙任的师弟,他们都看出来,刚才是昙任大意,若论能力应该昙任稍微占优一些。因此第二个弟子,憋了劲儿,想扳回一局。</P>
田俪的师兄们一看田俪获胜,都来了精神,李辰二话不说,抢先冲了上去。他也选了一把剑,沾了白灰。小和尚一看李辰用剑,也跟他一样,把剑选好。</P>
师兄弟当中,李辰的天赋最好,心理素质也最强,剑用的也最活。因此,他与对面的小和尚打起来,稍微有点优势,打了几个回合,抓住对手的一个空档取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