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能想到一种情况,那就是十万军民还未全部过河,女真骑兵便已然杀至。到时顺势过河,后果将不堪设想。</P>
宗颖思索着对策,韩世忠已然开口请命:“宗帅,末将愿率五千骑兵前去阻挡女真骑兵,为大军和百姓争取过河时间。”</P>
“不可。”未等宗颖说话,其中一名老将开口拒绝,“女真骑兵数量众多,且士气大涨,韩将军纵使勇武,也当知寡不敌众。”</P>
老将名唤何正,军职与韩世忠同级,年近六旬,在军中有些威望。</P>
被何正拒绝,韩世忠也不恼,开口询问道:“那依何将军之见,眼下该当如何?”</P>
何正没有正面回答韩世忠的询问,而是看向了宗颖:“宗帅,百姓太多,恐难保住。若是因为这点仁心,令得女真人渡过黄河,后果将不堪设想。”</P>
何正话中的意思表达得很是清楚。</P>
那就是舍去一同南撤的六万百姓,大军自行过河,然后烧掉浮桥,不顾这六万百姓的生死。</P>
这一想法听起来实在是不好听,但如果因为这六万百姓,致使金军渡过了黄河,将来死去的百姓有何止六万。</P>
其实早在南撤之时,何正就反对大军护送百姓一同南撤。</P>
因为百姓的加入,会使得队伍行军缓慢,女真大军若是攻破了隆德城及周围防线,追上南撤的大军也就变得容易许多。</P>
但宗颖还是没有放弃城中的百姓,这一决定可以说是妇人之仁。</P>
但宗颖选择这么做,只是不愿看到城破之后,城中百姓遭受屠戮罢了。</P>
他看了看何正,没有说话,转而又看向了韩世忠,低沉的声音,自宗颖嘴中缓缓传出:“韩世忠听令。”</P>
“末将在。”战马上的韩世忠拱手应下。</P>
“本帅命你率五千骑兵挡住金军,为大军和百姓争取渡河时间,焚桥之前,本帅希望能等到你回来。”</P>
“末将领命。”韩世忠应下,打马转身。</P>
没多久,其身后跟着五千骑兵,与南撤的大军和百姓相向而行,奔赴战场,阻击敌人。</P>
不久之后,浮桥之上,是陆续过河的百姓和大军。</P>
而另一边,韩世忠率领的五千骑兵和完颜宗望率领的两万骑兵遭遇了。</P>
急报中的万余女真骑兵只是一个大概的估量,毕竟只是看了一眼,负责侦查的侦骑不可能知道是一万多还是两万。</P>
但如今双方遭遇对峙,女真骑兵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显而易见。</P>
双方相隔一里,形成了暂时的沙场对峙,空气都充斥着肃杀之意。</P>
韩世忠手握长枪,胯下战马似乎因为胆怯而显得有些躁动,他俯身拍了拍战马颈部,战马因为受到安抚稳定了下来。</P>
另一边,完颜宗翰眼神如狼,将手中长枪斜指天际,冲杀的呐喊声从他嘴中传递而出:“全军听令,杀……”</P>
两万女真骑兵卷动着脚下的大地,气势恢宏,声音如雷。</P>
韩世忠望着前方冲杀而来的女真骑兵,满脸肃然,毫无惧意,同样下达了冲杀的命令:“杀……”</P>
骑兵的战场,是人仰马翻,是尘土飞扬。是喊声如雷,是血溅大地。</P>
永平六年,正月的天还很是寒冷,没有一丝春意即将到来的意思。</P>
十万军民过了黄河,浮桥上面也已经倒上了油。</P>
十几个宋卒站在桥边不远处,手中拿着燃烧的火把,望着黄河对岸的远处。</P>
他们身后不远,是骑着战马的宗颖,刘光世,何正众将。</P>